“家园”征文:怀念武汉
美国《亚省时报》总主笔 少君
2005年9月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武汉召开时,武汉最热的季节刚过,但对于我们这些在北方长大的人来说,9月的秋老虎依然让我们昏头昏脑……
当接到“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邀请时,我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了在武汉的朋友,因为武汉与我有太多的关联……
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到武汉时,我还在上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被下放到湖北潜江的“五七干校”。第二年,我和母亲去探望在那儿插秧种水稻的老父。于是,武汉就成为我人生中第一次长途火车的终点站。我第一次来到波光浩淼的长江边,第一次见到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让每一个初到的人都会感到很大,武汉之“大”,或许是因为它的地域特征给人以“大气”的感觉,或许也是因为三镇隔江相望的城市结构造就了一种雄伟的印象。你无论站在哪一座长江大桥上,两头都是一望无尽的繁华景色。
当中新社组织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从业者参观黄鹤楼时,碰到一位美国人,他计划去位于汉口的同济医科大学找朋友,别人告诉他要先搭车从武昌过长江到汉阳,再从汉阳搭车过汉江到汉口。这中间得经过宝通禅寺、阅马场、辛亥革命纪念馆、蛇山、龟山、黄鹤楼和电视塔……他听得云里雾里,感觉比从纽约到新泽西还远。
大陆的一份杂志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武汉被读者评为是最市民化的城市。 武汉的“市民化”是个什么概念?你若读过武汉女作家方方或池莉的小说,便会彻底读懂武汉“市民化”的含义。池莉在《老武汉》一书里更自负地说:“中国的整个一部近代史,哪一个城市还比武汉市更风头更火热?又有哪一个城市的故事还比武汉市更惊险更有趣,更浪漫更跌宕?”
如同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库门,武汉的小巷叫里份。里份是武汉近百年市民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汉口开埠之后西方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一种结合体,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
武汉男人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不舒服”。武汉因为是一座水城,汉江与长江相会,湖泊与河港密织,城市周边皆山,龟蛇二山,不过是高一些的大石块而已。在水中间,盛夏无风,阳光直晒,湿度极高,蒸烤交加,人是不舒服。然而,不舒服的更是心情的状态,比如武汉男人很努力也勤劳,但却不如北京男人会说话,不如广州男人会赚钱,也不如成都男人会吃……于是心理便有一些失衡,所以“不舒服”。武汉男人对于舒不舒服的“裹筋”(纠缠不休)和“嘀哆”(罗嗦),外人可能一生都搞不懂,然而,它却是武汉男人对生活的日常感觉。
武汉男人说话平素一惯心直口快,毫不遮掩,动不动就爱上火,而且吵起架来嗓门特大。武汉男人对朋友那是绝对的讲胃口(够义气)。武汉有个方言叫答白算数,意思就是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办到。他们性格中有韧性、有蛮劲,也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据说武汉男人什么都不怕,但就是怕屋里的女人。武汉女人生长在长江边,从小就承受着酷暑严寒的天气,因而性格是再鲜明不过:精明、好强、泼辣,又有在市民生活中锻炼出来的细致认真。武汉女人对家有着极大的向往和归属感,一朝偃旗息鼓嫁做人妇,便能将生活安排得妥贴幸福。
登黄鹤楼,游东湖,拜归元寺是人们到武汉必游之路,但我更喜欢武汉的吃。会议第四天安排到武汉科技开发区参观,午饭后约一位当地电视台的年轻记者,陪我去买三十多年来一直藏在我心灵深处的童年记忆:麻烘糕。
这麻烘糕是当年武汉最有名的东西,是一种白线边、黑麻芯的长方形薄片,既有米烘糕香、松、脆、爽的特点,又有云片糕甜润易溶的风格。糕片厚薄一致,糕麻分布均匀,具有麻仁、桂花的香味,疏松脆甜可口。我们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里找了好久,才在一处连那位记者都不知是什么方位的小店里,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麻烘糕!
“这架上的十几盒我都要。”我交钱时,那位记者惊讶无比,连售货员的眼神都有些不可思议。
“大叔,您不会是拿到美国去倒卖吧?”小记者调侃道。
他真的难以理解这麻烘糕对我的意义。在当年那个物质极端贫乏的年代,老爸每次从干校寄给我的那几盒麻烘糕,不但给我的少年带来了难以形容的快乐,还因此确定了我在学校成为孩子王的地位:每次分发这一片片麻烘糕时,望着那些排着队的小伙伴儿们,我感觉自己就象是一个山寨王。
除了这深存记忆中的麻烘糕之外,我还喜欢武汉人的“过早”。“过早”是武汉人对早餐的俗称。由于武汉由汉口、汉阳、武昌三镇组成,交通向来不便,武汉人一早就要匆匆地赶路,常常来不及在家用早餐,人们很早就养成了户外“过早”的饮食习俗。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经典早餐,细细圆圆的一种面条,前一天过水稍煮一下,然后用香油洒在上面和一和,再抖散,使其不粘块,摊凉。到第二天早上,放在沸水里淖一淖,捞出来,放在已放有酱油、醋、盐、虾仁、榨菜丝、味精的碗里,再浇上芝麻酱、辣椒油、葱花,拌在一起,于是一碗热气腾腾、喷喷香的热干面就成了。
中新社为我们安排了最好的会议环境,国务院侨办主任陈玉杰、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等到会致词,武汉市委书记苗圩更是数次到会场所在地香格里拉饭店检查服务是否周到。他说很多武汉人都认为,武汉的“运气”不好,历史没有给它很好的机遇。但事实上,武汉在历史上曾经好几次差一点就成了首都。
武汉地处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和南北交流的结合部,距北京、上海、香港、重庆、西安的距离恰巧都在1200公里左右。它就像一个圆心,物流、人流、资金流,都经由它向其他方向流动。武汉曾有一批名闻全国的老字号:叶开泰、苏恒泰、谦祥益、汪玉霞、蓝田宝……这些老字号浸润着武汉百年的历史文化,正如武汉作家方方说,武汉有如一本摊开着的书,长江是它的书脊,南北两岸是它摊开的扉页,穿行在它的街巷中,就仿佛走在它的字里行间一样。
武汉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很多次,以前除了麻烘糕就好象什么都没有留住。而这次却不一样,我不但记得它的夜色和过早,还记得江面上的船笛声,记得桂花糕和面窝……飞机刚刚起飞,我已经开始怀念武汉的一切,怀念那里的街道,那里的江水,那里的喧哗……
征文启事:
“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01年起,从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青岛、贵阳一路走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至今已8届,跨越15个年头,参加过论坛的海外华媒人总数逾3000人(次)。
“15年”、“8届”,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同仁能够在同一时间在一地相聚,充分体现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生命力、影响力、向心力。
有人如是说:“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华文传媒人的精神家园”;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全球华文传媒人相约的盛会和节日”;
“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论坛是全球华文媒体人交流、情感互动的平台,是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寻求合作和发展机遇的沙龙”。
或许,你是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8届元老”,或许因为某种原因你缺席过几届,或许你参加过行走中国活动……相信你一定有话想说,有感而发,有事要记,有闻要录。
来吧,我们恳请你参加“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写一写、忆一忆、想一想、品一品你曾参加相关活动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故事、经历、趣闻、趣事……相信那“一点一滴”、“一草一木”是甜蜜和温馨的。
征文可围绕“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这一主题,写人,写事,状物、言情,“嘻笑怒骂”皆文章。征文体例不限,文风不拘,篇幅可长可短(1000-3000字),每篇征文的题目可自定,求的就是一个“真”字。记住,请随征文附上3-5张与你写的征文相关的照片(附图片说明)。
“家园”征文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举办。征文活动至2016年底截稿。所征集的文章将于2016年年底结集出版。
征文的文图稿件请发至:forum@chinanews.com.cn
“家园”征文活动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