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媒体

“家园”征文:心灵的放飞

2016年09月13日 11:12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印尼《千岛日报》资深记者 沈慧争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海外华人的家庭。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一家9口,我又是家中的老大,因此,没有机会在学校念很多的书。但是,在我一生中,却离不开书,读书、看书、教书、写作,陪伴我一生。15岁时起半工读,在《生活报》担任校对员,18岁离校,当了小学教师,并开始了我的笔耕生涯。所以说,我算是一个文化人。

  从小,我就想当个文化人,我要当老师、当写作人,有机会还要著书,出版文集。这个“梦”慢慢地在我漫长的岁月中实现了。我感到幸运,我感到幸福。

  最令我感到荣幸的是,我有机会参加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论坛从2001年南京开始,到2015年,共进行了8届,而我共参加过其中的5届,即2005年第三届在武汉、2007年第四届在成都、2009年第五届在上海、2011年第六届在重庆及2015年第八届在贵阳。

  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让我认识了许多人,他们成了我的朋友,成了我的老师。论坛让我有机会感受神州大地壮丽河山的美景,我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技巧。朋友们都羡慕我“走遍中国”,对我来说,每次旅行,都是心灵的放飞。

  2003年,我作为印尼华文报纸的记者,第一次采访在北京举行的“两会”。每一次到人民大会堂采访,我就被年轻的记者朋友所包围,我头顶上的银丝成为他们聚焦的对象。他们把我当作传奇人物来采访,我对他们说,我是来采访的,你们却把我当成采访的对象,是找错对象了。他们带着微笑回答,“你作为老记者迢迢千里来中国采访,这就是奇迹;印尼有记者来中国采访两会,也是头一遭。”

  第二天,《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图文并茂地将采访我的报道发表了,我很激动。回到印尼之后,我写了10多篇的见闻和报道,受到读者们的欢迎。从此,写文章就成为我的理想职业。我想,要是有机会参加更多新闻界的活动,我的写作水平一定能提高。

  果然机会来了,2005年6月,报社通知我,要我参加9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我喜出望外。

  当时,我已经73岁。我认真出席了各种会议和活动,并参加了论坛闭幕后的参观考察活动,亲眼目睹新中国的锦绣河山、欣欣向荣的景象和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潮,使我夜不能眠,每次采访归来,就伏在案头动笔描述自己的感受。

  当时,我还不会用电脑,文稿都用手写,费劲又繁琐,写完后只能用传真传给报社,报社收到文稿,还得有人打字,影响了工作效率。后来有机会在广州参观两家报社《南方都市报》和《羊城晚报》,当时看到十几位年轻人在电脑面前打字,我就问,要用这么多打字员吗?总编辑回答我说,这些年轻人是记者,不是打字员。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学会用电脑写文章。

  回到家里,把省吃俭用的钱买了一台电脑,日以继夜学习打字。最初学打字是用“仓颉”,要背熟笔画编号,我觉得太费劲,就用汉语拼音,觉得很顺手,因此就应用到现在,越练越熟,此后电脑成了我写作的助手。之后,我还学会整理相片、排版等电脑技术。有了电脑,我写作的劲头更足了。

  2009年,参加第五届上海论坛后到各地考察,在即将结束的旅途中,我们到杭州用晚餐,大家正在享用佳肴时,带团的路秘书突然宣布今天是我79岁生日,餐厅已经为我准备生日蛋糕,向我表示祝贺。这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且一个个伸出友谊之手,向我祝贺。我非常激动和感动!

  还有一件事让我难忘。2008年5月,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那时,我们华媒团正在上海访问,有团友提议改变行程,去汶川看一看,大家一致同意。到成都放下行李,我们马上驱车往汶川。那时,地震发生已三周,一路上看到许多白色或淡蓝色临时帐篷,一些公路上还被大石块拦住,汽车艰难通过。在山崖边,有灾民为遇难的亲人烧香祈福。汶川市中心的大钟被震得歪歪斜斜,一派悲惨的景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没有一个人不感到悲痛,大家默默无言,都在为地震死难者默哀……

  2013年9月,在山东青岛举行第七届华文传媒论坛,我没有机会参加;但是两年后,2015年在贵阳举行第八届论坛时,我写信给中新社副总编辑夏春平,表达有生之年,还想参加论坛。2015年6月,我收到了论坛通知,这时我已是83岁高龄了,除了参加各种会议外,夏春平副总编辑还特意安排我在大会上发言。会议结束后,我和其他文友奔上征途,到贵州西北山区考察访问。

  从贵州回到雅加达后,以《2015仲夏之旅》为主题,我写了共21篇报道。我永远感觉到,每次旅行,就是心灵的放飞,永远烙印在我的心坎。

  征文启事:

  “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01年起,从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青岛、贵阳一路走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至今已8届,跨越15个年头,参加过论坛的海外华媒人总数逾3000人(次)。

  “15年”、“8届”,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同仁能够在同一时间在一地相聚,充分体现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生命力、影响力、向心力。

  有人如是说:“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华文传媒人的精神家园”;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全球华文传媒人相约的盛会和节日”;

  “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论坛是全球华文媒体人交流、情感互动的平台,是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寻求合作和发展机遇的沙龙”。

  或许,你是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8届元老”,或许因为某种原因你缺席过几届,或许你参加过行走中国活动……相信你一定有话想说,有感而发,有事要记,有闻要录。

  来吧,我们恳请你参加“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写一写、忆一忆、想一想、品一品你曾参加相关活动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故事、经历、趣闻、趣事……相信那“一点一滴”、“一草一木”是甜蜜和温馨的。

  征文可围绕“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这一主题,写人,写事,状物、言情,“嘻笑怒骂”皆文章。征文体例不限,文风不拘,篇幅可长可短(1000-3000字),每篇征文的题目可自定,求的就是一个“真”字。记住,请随征文附上3-5张与你写的征文相关的照片(附图片说明)。

  “家园”征文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举办。征文活动至2016年底截稿。所征集的文章将于2016年年底结集出版。

  征文的文图稿件请发至:forum@chinanews.com.cn

  “家园”征文活动组委会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