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媒体

“家园”征文:梦回江南

2016年09月20日 15:43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美国红杉林杂志社长 吕红

  每次到上海,都觉时光短暂。豫园、外滩、步行街、石库门、田子坊、新天地、世博会,看红尘滚滚,旖旎多姿,又洗净铅华。

  2009年9月参加上海“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期间与近百位世界华文媒体老总行走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张家港等地,感受浓郁的江南风情与韵味。

  少小离家,揣一支秃笔走南闯北,走东方看西方,自以为见多识广,然而随着“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到各地采风,处处是新鲜、时时见新景。天涯羁旅,行色匆匆。徜徉在曾经留下青春足迹的地方,让海外游子,在母语中回家。

  海派文化的包容性早有所闻,而亲身感受更不一般。

  风华再现。十里洋场的林林总总,华洋杂处,最土与最洋,传统与现代,高雅与世俗,现实与想象,交汇成艺文影像而连绵不绝。滚滚浦江水,九峰三泖地。从建筑风格到宗教文化,融合多元特色。

  餐后,趁兴夜游,穿行在夜上海。从外滩,转到外白渡桥。漫步黄浦江畔,细雨微微,宁静,柔美,神秘。尖尖的教堂,梦幻似的夜灯点染。

  灯火阑珊处,有一岑寂了多年、又被后人发现的故居,常德公寓。张爱玲和她姑姑就在那座西式公寓六楼,留下生平最旖旎悱恻的传奇。数不清的来自港台及海外的“张迷”们前往景仰垂注,或许依稀想起她说“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摩登都市里的闹中取静,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所谓品味就是品味不同,品味差异,品味这个城市特有的风情……历经百年沉淀,独守一份优雅与内敛,每一栋老建筑,老地标,都承载着一段文化记忆。

  松江新篇。大学城,一片浓淡相宜的绿色,丝绒般稠厚的草地、林园,整洁,雅致……整个城区就是一个大公园。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式的、英式的、法式的、德式的、俄式的、意式的,西洋建筑比比皆是,造型各异。莘莘学子人还没有出国,就已领略了异国特色。

  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表演、感受新的办学理念与艺术氛围;根雕,奇石展览,形态万千,美仑美奂。

  动感之美,瞬息万变,瞬间即逝。当车流穿梭在夜色的高架桥上起伏跌宕,眼神已不够看,相机也闪不及:这一片像纽约,旧金山,那一片像悉尼,另一片又似欧洲,仿佛浓缩了大千世界的丰博之美!

  夜色如醉,看不尽的海上繁华绮梦,演绎风华绝代爱恨相缠的历史人文……

月照秦淮河
月照秦淮河

  清风徐徐,灯笼轻摆,霓裳摇曳,歌吟笑语在水波上蜿蜒飘荡。舫外水色幽然,连空气亦是柔润的。随风而来的,是那清可涤尘,浓能透远的桂香或菊芳,闻之便醉。一趟江苏行,是细品了苏州周庄水乡的土风民俗,扬州瘦西湖的清隽袅娜,还有六朝古都繁华依旧秦淮河的风姿——噢,好个雕梁画栋歌台舞榭莺歌燕舞,影影绰绰,犹似在梦中!

  从夫子庙品小吃到游秦淮河,对我来说可谓一波三折,花明柳暗。倘不是江苏主人诸般盛情,节目如此丰富、安排周到细致,怎会有如许美妙精彩的夜游秦淮河?

  随船一位眉清目秀的女子一口吴侬软语,娓娓介绍江淮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那蕴含兴亡的史迹,为骚人墨客歌咏凭吊。

流连在江南园林中
流连在江南园林中

  名城之所以有名,之所以让你一读难忘,必是含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的。游江南,梦江南,最爱的是那文气甚浓的园林,“两地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旧时徽商晋商云集,使得江南建筑呈现了集南秀北雄于一体的独特风貌。那瘦得妖娆、小得精致的园林,还有那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河流,沿街设立的酒家、各种美食也让人食指大动。难怪康熙乾隆亦六下江南,优哉游哉乐不思蜀呢!

  在镇江,有一条全长 1000 米的千年古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沿街“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德安里”等题额。隐隐可见老街的当年景观。

  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那翘阁飞檐,那窗上的雕花,那斑驳的柜台,岁月留痕。

  依稀仿佛,触摸到著名作家赛珍珠是如何孕育作品的文化血脉与气质……出生4个月的她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在镇江风车山有她小时候就读过的崇实女中,还有她的故居。

  以中文为母语的美国女作家,在南京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1932年凭借其小说 ,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以此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

在镇江赛珍珠纪念馆
在镇江赛珍珠纪念馆

  行走,写作,出版,构成海外媒体人的生活形态。感慨的是,每次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都少不了带着那部厚厚的如砖头一样的《世界华文传媒年鉴》,这是海外传媒人精神文化的结晶,体现了对母语文化的挚爱深情。

  噢,回家的感觉真好!

  征文启事:

  “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01年起,从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青岛、贵阳一路走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至今已8届,跨越15个年头,参加过论坛的海外华媒人总数逾3000人(次)。

  “15年”、“8届”,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同仁能够在同一时间在一地相聚,充分体现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生命力、影响力、向心力。

  有人如是说:“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华文传媒人的精神家园”;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全球华文传媒人相约的盛会和节日”;

  “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论坛是全球华文媒体人交流、情感互动的平台,是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寻求合作和发展机遇的沙龙”。

  或许,你是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8届元老”,或许因为某种原因你缺席过几届,或许你参加过行走中国活动……相信你一定有话想说,有感而发,有事要记,有闻要录。

  来吧,我们恳请你参加“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写一写、忆一忆、想一想、品一品你曾参加相关活动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故事、经历、趣闻、趣事……相信那“一点一滴”、“一草一木”是甜蜜和温馨的。

  征文可围绕“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这一主题,写人,写事,状物、言情,“嘻笑怒骂”皆文章。征文体例不限,文风不拘,篇幅可长可短(1000-3000字),每篇征文的题目可自定,求的就是一个“真”字。记住,请随征文附上3-5张与你写的征文相关的照片(附图片说明)。

  “家园”征文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举办。征文活动至2016年底截稿。所征集的文章将于2016年年底结集出版。

  征文的文图稿件请发至:forum@chinanews.com.cn

  “家园”征文活动组委会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