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征文:家的记忆
英国《华商报》副社长 续炳义
早就渴望参加中新社与各省市区联合组织的“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采访活动,作为英国《华商报》的代表,我十分幸运地参加了“2016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重庆行”联合采访活动,从报到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中新社四川分社和重庆分社给予海外华文媒体人极大的关怀,无论是生活、行程或采访点都安排得十分周到,中新社副总编辑夏春平不辞辛苦全程陪同,两个分社的领导亲自带队,使我们全程处在欢乐的氛围中。
忆往昔,看川渝,可圈可点的感叹太浓太多。小时候记忆最多的是红岩的故事,江姐英雄事迹,双枪老太的勇敢机智,白公馆和渣滓洞的酷刑,红四方面军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将军县的传说,抗战的陪都,四川人的无私支前,川军的英勇牺牲,解放后人口超亿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后的外出打工大潮,三峡移民等等。而这次采访活动给人耳目一新、眼睛一亮的感觉,特别是四川巴中的森林健康养生养老产业、武侯磨子桥街区的双创产业基地、安岳的柠檬产业的兴起、重庆巴南的木洞山歌、綦江的旅游文化、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等,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两地的接待陪同采访团队,可谓是精英团队,他们有新闻工作者的良好职业素养,也有四川重庆人热情好客的炙热情感,他们为团服务在前,吃苦在前,许多感人故事都在鞭策着我们这些外来者。如中新社四川分社的樊国防副社长,带病陪访,紧张的采访活动使他一回到成都就住进了医院,改由邹辉社长陪同参访;四川分社的记者何浠,把幼小的孩子扔在家里,陪同我们完成了整个行程,空闲时她和孩子经常性的视频调侃安慰,尽管思子心切,每天仍然把欢乐带给大家;中新社重庆分社李安江社长听说我的身体不太好,立即安排了医生随队保驾护航,促使我克服困难保证正常采访;社长助理于影老师为了不影响我们的采访任务,路过家门而不回,和我们一起过了一个平凡而有意义的生日。所有这些虽然都不是大事,但是温暖着我们海外华文媒体人的心,使我们心情愉快地写新闻报道,讲中国故事、讲四川故事、讲重庆故事、讲家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海外华文媒体的责任。中新社不间断地组织“行走中国”活动,让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中国,向世界报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扣“一带一路”,有力地增强了海外华文媒体的向心力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凝聚力。由于中新社领导重视,安排的缜密,使得我们的采访活动收获颇丰,对家的记忆深刻了,向世界宣传的力度也就增大了。
征文启事:
“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01年起,从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青岛、贵阳一路走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至今已8届,跨越15个年头,参加过论坛的海外华媒人总数逾3000人(次)。
“15年”、“8届”,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同仁能够在同一时间在一地相聚,充分体现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生命力、影响力、向心力。
有人如是说:“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华文传媒人的精神家园”;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全球华文传媒人相约的盛会和节日”;
“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论坛是全球华文媒体人交流、情感互动的平台,是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寻求合作和发展机遇的沙龙”。
或许,你是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8届元老”,或许因为某种原因你缺席过几届,或许你参加过行走中国活动……相信你一定有话想说,有感而发,有事要记,有闻要录。
来吧,我们恳请你参加“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写一写、忆一忆、想一想、品一品你曾参加相关活动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故事、经历、趣闻、趣事……相信那“一点一滴”、“一草一木”是甜蜜和温馨的。
征文可围绕“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这一主题,写人,写事,状物、言情,“嘻笑怒骂”皆文章。征文体例不限,文风不拘,篇幅可长可短(1000-3000字),每篇征文的题目可自定,求的就是一个“真”字。记住,请随征文附上3-5张与你写的征文相关的照片(附图片说明)。
“家园”征文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举办。征文活动至2016年底截稿。所征集的文章将于2016年年底结集出版。
征文的文图稿件请发至:forum@chinanews.com.cn
“家园”征文活动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