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谈海外中医发展与中餐经营

中国侨网3月15日电 据瑞典《北欧华人报》报道,中国医学与中国餐饮同属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人说“中国餐馆开遍世界各地”,中医在世界各地已生根开花,并深受外国人的喜爱。然而,中医在国外发展要经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过程,中医工作者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海外中医人士克服了“艰难险阻”将中医传统文化冲向世界,逐渐得到外国人的认可。可是这块“中国医学瑰宝”却一直受西方医学理论的束缚,用西方医学的观点、标准、方法来要求、衡量、检验和改造中医药。中医走向世界困难重重,中餐馆确实在世界各地发展迅速。
中餐要具备“色香味全”,在国外中餐馆可以根据外国人的口味适当改变味道,但是,“色香”必须要具备。在国外的中国人都有“两把刷子”,在家里都会做几道中国餐,又称“家常菜”。
中国医学与中餐截然不同。多少年来,中医的发展迟缓甚至市场有些混乱。中餐做不好,只是吃着口味不同,中医药的应用不当会出大事。
全国政协委员王承德提出,要去除不合理的发展方向,核心观点是按照中医药法的规定,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发展中医药事业。不能用西医学的观点、标准、方法来要求、衡量、检验和改造中医药。中医注重个性化,西医注重标准化,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西医强调规范标准,两种医学各有所长,不能厚此薄彼,互相排斥。
他建议,尽快组织中医药界专家,尤其是老中医,制定中医药在医疗、教育、科研、保健、养生、人才培养、成果评定、技术评定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使中医药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医专家的一席话道出中医发展方向,中医不是中餐,更不能按照西医理论照搬,“不能用西医学的观点、标准、方法来要求、衡量、检验和改造中医药”,去除中医发展的不利因素,才能将中国医学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康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