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媒体追随时代脉搏 民族情怀始终如一
中新社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冉文娟)“作为海外华文媒体,我们有责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报道,来传播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讲述‘中国梦’的故事,展示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描述中国人的真情实感。”西班牙欧华传媒社长陶辛夷在受访时如是表示。
从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海外华文媒体已走过200余年历程。两个世纪的风雨中,华文媒体既承载着海外同胞的故园乡愁,也抒写着浓烈的民族情怀。
9月10日至12日,来自五大洲的华文媒体将相聚于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谈心叙谊,共谋发展,其间将探讨“华文媒体的民族情怀”等议题。
对海外华文媒体而言,民族情怀绝非空洞的口号。它源起于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史中,流淌在报章的方块字里,呼应着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与生俱来,一以贯之。
回望历史,生发于海外的华文媒体开风气之先,传播新学新知、呼唤民众觉醒,成为同胞增强民族意识的催化剂。
1905年创刊于日本东京的《民报》,为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以及改变中国“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现状的革命目标。
在民族危亡系于一线的抗战时期,华文媒体成为在海外宣传抗战的坚强堡垒。华媒人揭露日寇暴行、报道军民抗日、呼吁侨胞支援,还有记者亲赴前线,写下抗战见闻。
新加坡《星洲日报》记者黄薇女扮男装,参加徐州会战实况采访;泰国《中原报》创办人蚁光炎,因宣传抗日被刺杀;新加坡《星洲日报》、《晨星》等报刊主编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民族大义当前,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
200余年沧桑巨变,物换星移。一个强大而自信的中国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海外华文媒体追随时代脉搏求新、求变,但民族情怀始终如一。
新的历史时期,他们为捍卫华人尊严发声,为中国故事“代言”,为中华民族的振兴鼓与呼。
华文媒体维护华人尊严:在梁彼得案、张朝林案等侵犯华人权益的恶性事件中,华文媒体跟踪事实真相、倡导勇敢发声,呼唤理性维权;华文媒体展现华人新貌:踊跃报道优秀华人故事,消解异族刻板印象,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华文媒体捍卫中国主权:当南海掀起波澜,华文媒体集体发声,中国领土不容侵犯。
日复一日,滴水穿石。华人族群在主流社会从面目模糊到轮廓清晰,华文媒体居功至伟。
“华文媒体在海外涉华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议题设置者’的角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事件的进展。”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在受访时如是表示。
当下中国,民族复兴之路愈加开阔,海外华文媒体与时代共振,踏歌而行。他们以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架起交流之桥,成为传达中国声音的载体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风正一帆悬。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在即,华文媒体人再度出发,继续寻梦之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