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媒体

美国侨报社论:为中国人的博物馆“排队热”叫好

2018年01月11日 14:44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1月11日电 美国侨报发表社论《为中国人的博物馆“排队热”叫好》,称近年的中国人喜欢上了在博物馆等场所前排队,透过博物馆“排队热”,不仅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一种新的消费取向,而且看出中国人提升了的文化品位。从海外看来,这比经济增长数据更能说明中国的进步,更令人欣慰。

  原文如下:

  排队本来是物质匮乏时的常态,但现在摆脱了贫困的中国人又在排队了。排队的原因很多人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买买买”,那只能算是答对了一半。近年的中国人,除了疯狂“买买买”外,他们又喜欢上了在博物馆等场所前排队。

  2017 年是中国人刷新“排队”记录的一年,也是调整排队“对象”的一年。2017年,很多人会发现,门前排起长龙的可能不再是“网红店”,取而代之的却是博物馆以及剧院。比如,上海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故宫的《千里江山图》特展,北京人艺的《窝头会馆》,“排队”都是一种常态。

  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季,还是朔风劲吹的冬季,博物馆等艺术殿堂前接肩摩踵的场面永远在上演,这背后的密码是什么?

  首先,这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消费升级。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理论,任何人都有生理、安全、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需求”。在生产力欠发达和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往往更加关注对前三个层次的需求。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很多中国人走上致富路,满足了最基本生活、情感需求的中国人,释放出了对“尊重”、“自我实现”两个层次的更多需求。据文化部测算,中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约1万亿元,缺口逾3万亿元。

  所以不难解释,近年“旅游”正成为很多中国人的必需品。博物馆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缩影。通过参观博物馆,很容易对一地有全局性的了解。在博物馆采用声、光、电等技术背景下,这种效果得到了更好呈现,对游客的吸引力也空前增强。所以,旅游的中国人也往往把博物馆视作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比如到中国西安和洛阳旅游时,秦始皇兵马俑和洛阳博物馆就被很多游客列入了必游的行程。

  其次,这也说明中国人的文化饥渴有待满足。中国人提升了的文化消费需求需要“供给侧”相应的满足,而这方面的缺口却不小。比方说,多年前,民营书店等文化平台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沙龙,比如读书会、讲座、观赏电影等活动。这些活动为那些历史文化等各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求知平台。

  这么多年过去,有一些文化平台因得到外部资金注入而快速成长起来,且有着不俗的社会影响力,比如以科学知识普及为专长的“科学松鼠会”。但对很多草根文化平台而言,它们则受制资金紧张等原因难以为继,要么压缩了经营内容,比如很多民营书店都取消了名人讲座,要么直接关门打烊。一边是草根文化平台的持续萎缩,一边是公众对文化需求如饥似渴,最终造就博物馆和剧院的高度繁荣。

  最后,这一现象印证着中国人文化品位的提升以及文化消费的升级。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剧院则是专门用来表演戏剧、话剧、歌剧、歌舞、曲艺、音乐等文娱的场所。参观博物馆也好,花高价看一场话剧也罢,既是对自身知识视野和文化内涵的一次提升,还能培育和挖掘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更多思考和研究,从而让自身在“尊重”和“自我实现”两个领域得到满足。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博物馆中,一些有着鲜明的本地“印记”,另一些则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发展演变史,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后者同样也很容易受到人们青睐。更不用说,京沪等大城市的博物馆中,还会经常举办一些具有世界特色的文化展览,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近年就举办过“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等展览。这类具有世界元素的展览,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内涵,强化了博物馆的旅游标签,自然也吸引着很多人慕名前往。

  因此,透过博物馆“排队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一种新的消费取向,而且看出中国人提升了的文化品位。从海外看来,这比经济增长数据更能说明中国的进步,更令人欣慰。如果还透过“暴发户”的有色眼镜看中国人,未免会以偏概全了。

【责任编辑:周兆军】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