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从高大上到接地气 年轻海归扎根社区开拓新天地

2015年01月27日 13:20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1月27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网报道,说到社区工作,传统概念中都是“4050”的大妈在操办。然而近年来,不少“海归”开始在社区忙碌。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留学归来直接进入社区,一些人则是辞去外企的高薪工作后,整日被邻里琐事“所扰”,还有一些人在社区创业,因为一份敬老之心,办起了社区养老院。听起来“高大上”的海归一族究竟是如何在“接地气”的社区工作中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的?

  海归成了“小巷总理”:与外商沟通得心应手

  上海《新民晚报》1月26日报道称,苏州城北街道新塘社区的书记,不仅是位年轻人,还是一位“海归”。这几年中,这位“海归”书记用他的所长为辖区企业和居民服务,用他的先进理念为社区谋划出一方崭新的天地。

  1977年出生的许伟杰担任新塘社区书记一职已经有四个年头了。他说,2010年底,通过股民代表投票选举,他当选为新塘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2011年初,被任命为城北街道新塘社区党委书记。这之前,他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

  2000年,许伟杰留学日本,主要是学习语言,两年后回国。回来后,他在应聘时被一家外资企业看中,想高薪聘请他。他说,当时,企业准备出资再让他去日本培训两年,正式录用后将把他派到东南亚等国家去工作。“我是土生土长的新塘人,真的不想离开自己热爱的家乡。”

  许伟杰担任新塘社区书记和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时,社区和股份经济合作社总资产已超2亿元,村级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万元。在一些人看来,守着这份家当就可以过得很不错了。但是,许伟杰深知肩头接过的是什么样的担子。

  几年前,新塘工业园有几家日韩企业。由于曾在日本学过语言,许伟杰在帮助这些企业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沟通交谈时,他可以“独当一面”不需翻译。

  现在,新塘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几个工业园内,欧美企业较多。许伟杰说,自己的英语一般,但是社区有一位名叫王珏的工作人员英语很好,于是他们两人经常搭档。

  80后海归离开外企进社区:处理邻里琐事闲不下来

  另据武汉《楚天都市报》1月25日报道,脱下职业装,戴上工作牌,32岁的施薇完成了从写字楼白领到居委会群干的身份转变。协调纠纷、入户巡查、志愿劳动成为她的工作常态。

  在武昌新建社区,施薇负责文体和工会两个领域的事情。春节临近,社区要筹备春节联欢晚会,又够她忙一阵子了,最近她几乎每天都要询问社区文艺队的排练情况。

  齐眉刘海、黑色羽绒服,这位看起来很朴实的群干,很难想象曾是一名海归。1984年出生的施薇,曾在英国桑德兰大学学市场营销,2009年回国后,在一家新加坡公司驻华办事处工作。出入高档楼宇、会见精英人士,这份工作曾让她感到很满意。但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以及长期的出差,让她疲于应付,3年后,她辞职回到家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施薇在家门口的宣传栏里,看到她所在的新建社区换届选举的通知,在家人的建议下她报名了。“以前对群干这个工作并不了解,以为很轻松,但工作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施薇介绍,从提交简历到竞职演讲,海归背景让她顺利入选。2012年11月,她正式到新建社区上班。上班第一天,社区主任安排她去辖区一栋写字楼内走访,要求她与各企业的工会组织建立联系,方便以后开展工作。就在她带着微笑敲门表明来意后,多家企业却将她拒之门外。“那种失落让我的自信荡然无存。”施薇说,当时她情绪非常低落,但自己是个很较真的人,回到社区后,她就告诫自己要放低身段摆正心态,很快,她就带着“春节慰问”的由头再次登门,这次她没有再被拒绝。

  “我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由,来社区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想离家近,只是到了社区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闲不下来。”施薇说,海归的背景给了她高起点,自己必须要把工作做得更好,“工作做好了,自然会得到居民支持。”

【责任编辑:冉文娟】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