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从亚欧美非到大洋洲 侨胞们在海外筑起抗日长城(3)

2015年07月06日 13:5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

  “至今,父亲被暗杀时的那件血衣,还存放在北京的博物馆。”蚁锦桐说,后来母亲在一张与父亲的合照下写下这样的文字:“君为国死,英为家存。痛夫抚儿,忍度此生。”

  蚁光炎被杀害消息迅速传遍海内外。世界各大通讯社,尤其是中国、泰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新闻媒体,都在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由中国共产党驻渝机构主办的《新华日报》,11月23日以醒目的大标题报道了蚁光炎被杀的消息。消息指出:“蚁氏在暹,素为华侨所敬仰。抗战以来,贡献甚大,此次竟遭毒手,闻者咸为愧惜!”听闻蚁光炎被日伪暗杀这一噩耗,泰国和中国国内上万人自发悼念这位爱国忘身的的著名侨领。

  蚁光炎逝世后,蚁锦桐建造了两座纪念堂,一座在曼谷,另一座在家乡汕头。如今,汕头蚁光炎纪念堂成为了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见证

  华盛顿101岁侨界元老追忆侨社支援抗日往事

  “凡50人以上者,

  莫不纷纷组织救国会”

  今年已经101岁高龄的李达平是全美福利总会原主席,在他传奇的一生中,共参与创建了美国华府地区四个重要社团,而其参与社团活动的最初起点,即是加入因抗战而建立的美京华侨“抗日救国会”。

  日前,精神矍铄、每日仍自己开车外出的这位侨社元老在华盛顿接受了南方日报专访。

  成立华裔青年社宣传抗战

  李达平出生于广东省台山缠溪村委会长发村,17岁随祖父移民到美国。“七·七”事变发生后,美京华侨快速反应,成立“抗日救国会”,刚到美国的李达平立刻加入工作。他记得,当时抗日救国会每个礼拜组织一次捐款,每一次都会详细做好记录并提供收据。

  为发挥青年华侨在宣传抗战方面的作用,1938年,李达平与几位志同道合的青年成立了华裔青年社,被选为该社首届主席。他立即组织瑞狮团等各种文化活动,宣传抗战、筹集捐款。

  李达平拿出1946年版的《美国华侨年鉴》指着《美国华侨与抗战建国》一节解释,当时“旅美各城镇之华侨,凡有50人以上者,莫不纷纷组织救国会,捐输救国,努力宣传。计全美华侨一共成立大小救国会95处”。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对日宣战,血气方刚的李达平立即加入美军,奔赴抗击法西斯的战场。

  至今,李达平仍念念不忘在前线牺牲的两位同村乡亲。他们一同加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没想到一个在出发的半路上遭遇德国潜水艇袭击牺牲,另一个也在前线被炮弹炸死。

  一直珍藏当年的航空救国券

  李达平回忆,当时举办救国捐款,除了限额月捐外,每年又举行春节献金、“七·七”献金、劳军捐、购机捐、航空建设捐、买公债等,踊跃储蓄,目的是多募集捐款,为国内抗战提供经济后援。此外在侨社中,不论遇有吉事丧事,或宴会,无不特别捐款救济祖国难民。

  “华侨都非常爱国,他们大多数都是洗衣工、餐馆招待、矿场劳工等底层劳动者,并没有太多余钱,但捐款时毫不吝啬。当时每一个饭馆、洗衣馆门口,都有抗日救国会设立的捐款箱,甚至连乞丐也都慷慨捐款”。

  李达平专门找出自己珍藏的全新“航空救国券”并解释,当时为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的号召,众多华侨花钱买下这些面值50美元的“航空救国券”,他们并没有想到有一天要高价值兑现,而是一心只想尽微薄之力支持民族抗战,这些“航空救国券”如今已经成为了收藏家们争相收藏的珍贵文物。

  “通过实物,我们会更好地铭记历史,它们活生生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也见证了海外华侨对祖国无私的爱。”老人家说。(林旭娜 林亚茗 黄学佳 洪奕宜 曹斯 刘蓓 章娟 申婉婷 马敏之)

【编辑:郑丽华】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