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傅察丹青:上千画作“记忆”老北京胡同

2017年06月15日 13:3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6月13日,西城区第一文化馆,傅察丹青与他画的北京胡同合影。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6月13日,西城区第一文化馆,傅察丹青与他画的北京胡同合影。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中国侨网西四北四条胡同
西四北四条胡同
中国侨网东城草厂胡同
东城草厂胡同

  车筐挖出两道槽放画板,后座的工具箱里摆满画笔、颜料、刮刀。十多年来,傅察丹青的车轮几乎碾过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

  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他每天午出晚归,为四九城留存了上千幅作品,尽管家中承载它们的地方越来越逼仄。

  “我就是很纯粹地去还原记忆中的老北京胡同。在我看来,胡同就好像一个时光隧道,能带我回到记忆里的童话世界。”30岁的傅察丹青说,想用色彩和画笔重塑关于胡同的记忆,这也是对老北京建筑的致敬。

  6月11日,“老北京胡同——傅察丹青油画写生展之京城印象”作品展开幕。来参观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在一幅幅画作前感慨:太像了,跟以前的老胡同一模一样!

  傅察丹青则希望更多人看到作品,尤其那些对胡同没有太深印象的年轻人、来京游历的外地人和外国人,也能感受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如果天南地北的人在此产生互动,怀念旧时家园,甚至对画流泪遐思,他会欣慰:“嗯,不枉我这么多年工夫。”

  从人像到胡同写生

  从小在胡同长大,傅察丹青也画了十几年胡同。

  他笑称,名字即工作,没辜负爷爷的好意。“丹青二字是爷爷取的。他是军人,是‘武’,希望我在‘文’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从小,傅察丹青就喜欢四处涂鸦,上幼儿园和小学时,因在墙上画画,不知被叫了多少次家长。幸好,爸妈并未责骂他,而是不厌其烦地买了修正液去学校刷墙。

  17岁那年,他考上徐悲鸿艺术学院,4年毕业后开始职业画家生涯。

  最初,傅察丹青在街头、公园画人物肖像。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没意思,“我习惯把所有作品都钉在墙上,不想回到家,一屋子的人头盯着我看。”

  写生时他发现,胡同是个好地方,不用走远便能找到景色——破旧的四合院、瓦楞上的衰草、伞盖般古槐、抱鼓石、烟囱、笤帚扫过的街道……伴着熟悉的煤烟味、鸽哨声、大鼓书,让他恍惚回到童年。

  他决定画原生态的老北京,不可复制的老北京,回不去的老北京。尽管仅目睹了老北京的尾巴,“但我庆幸自己还有旧可怀,而不是通过照片、画册及传说来感知”。

  还原记忆中的胡同

  最开始画胡同时,傅察丹青以锻炼技艺为主,作品都很写实,胡同里空调、汽车、店铺,甚至胡同后面的高楼,都会出现在画面里。

  画着画着,他越来越觉得,这些场景都是现代化的北京,而不是记忆中的故都胡同。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傅察丹青对胡同的记忆一直停留在儿时:

  青砖灰瓦,特别安静,每天早上被鸽哨和燕子叫醒,晚上能听到蛐蛐叫。胡同里没有汽车,只有自行车。“整天和小朋友四处串门,走到哪家都能闻到做饭的香味,吃百家饭。玩捉迷藏时,随便在哪家院子找个大缸钻进去,一直到爸妈叫回家吃饭才出来。”

  他开始在画布上过滤掉自己不曾有的记忆,作品的历史还原度越来越高。作画时,常有路人感慨“过去就是这样的”、“让我想起小时候”。

  新街口、南锣鼓巷、东四、宣武、白塔、西四……傅察丹青挨个儿转,自称为“扫街的”。

  汽车进不了胡同,“扫街”不方便,他骑了几年自行车后,又换成电动车。最让他心疼的是,车筐上的铁丝会戳破画布。在展馆现场,他不停念叨,“这幅画尺寸太大不好运,被戳了三个洞,都要一点一点重新修补。”

  十多年来,上千幅作品堆满近百平米房间。他画过最短的“一尺大街”、最宽的“灵境胡同”、最窄的“钱市胡同”、最曲折的“九道湾胡同”、最古老的“砖塔胡同”……

  在傅察丹青脑海中,胡同就是北京的市井文化,热情淳朴。有大爷大妈为他端水,有姑娘给他吃巧克力,也有小伙买咖啡给他喝。“说句夸张的,我画了这么多年,可能各种饮料都喝过了。”

  与“拆”赛跑

  十几年来,傅察丹青也成了老胡同消逝的见证者。

  “扫街”时他发现,墙上红圈黑字的“拆”越来越多。2009年,他在南锣鼓巷附近一个四合院前写生时,正赶上一户人家搬迁,主人邀他画自家房子留个念想。第二天,傅察丹青如约前往,发现这栋老宅已经拆除,成为一片瓦砾。

  这之后,听说哪里要拆迁,他就赶紧骑上电动车,装好画板跑过去。

  虽然速度赶不上拆迁改造的速度,但傅察丹青尽量加班加点抢时间作画,跟“拆”字赛跑。

  西四大街拆迁持续多年,他穿梭各个胡同,以一天一小幅,五天一大幅的速度赶工。西四消失了多少胡同,傅察丹青记不清了,但他庆幸,能在一些胡同面临拆迁的最后关头,将其保留在画面中。

  面临拆迁的老胡同越来越多。他也深知,这些老胡同居民,每天面临洗澡难、上厕所难的问题,也希望搬到生活便利的地方。曾有一栋老宅,朱红色大门,门框门墩精美,门前还有拴马石。住户告诉他,这是一个布匹商家的祖宅,已经住了几代人,但生活实在不方便,家里不能洗澡,上卫生间还要过马路,所以搬走。

  “能理解居民的感受,也很惋惜这些胡同被拆。”傅察丹青说,希望通过画笔为城市留下“底片”,这也是自己童年的记忆。

  记忆中的胡同特别安静,尤其清晨。出出进进的都是老街坊,人们点头问好,扯起家常。他和小伙伴在葡萄架下弹球儿、拍洋画、打弹弓、拔根、滚铁环,胡同口有卖冰棍的老奶奶,推着白色带轱辘的冰棍木箱。

  ■ 链接

  北京胡同“跃上”一卡通

  傅察丹青上千幅“北京胡同”油画作品中,有5幅入选2017年“北京文化”系列主题纪念卡。

  他回忆,北京一卡通工作人员联系自己,表示希望利用现代技术,将胡同画作制成一卡通纪念卡,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关注、保护胡同这一“京味儿”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把北京最珍贵的记忆留在手边。

  选定的5幅作品包括:白塔寺苏萝卜胡同、西四北四条、吉安所北巷、东城草厂胡同及白塔寺。

  其中,前4幅作品代表北京胡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白塔寺作为北京的地标性建筑,同时也是胡同里的经典元素,被选为这套一卡通的封面。此外,北京一卡通还特别发行“北京胡同”交通联合版纪念卡,方便旅客使用与收藏。

  “用一卡通留住北京韵味,也借画中的蓝天白云,表达老北京胡同文化中积极健康的一面。”傅察丹青介绍。

  2月16日,“北京胡同”主题纪念卡正式上线,北京版和交通联合版共发行2500套(每套4张),开售仅1分钟,纪念卡即被抢购一空。

  甚至有纪念卡收藏爱好者及胡同文化爱好者,拿着“北京胡同”一卡通进行深度胡同游——依据卡片上的胡同图案寻找现实中的胡同景象,实地感受这些胡同的魅力与韵味。

  本版采写/新京报见习记者 刘经宇

【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