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专业不如意 大学生留学转专业谋“好出身”(2)
2009年03月03日 09:30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1 为留学放弃国内的机会
大多准备留学的学生最初仅仅是抱着“多一条路”的尝试心态,然而,留学准备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光是两大语言考试已是近万花销,此外还有学校的申请费和大量的资料邮寄费用等等,若有中介参与则不下5万。而且一般的语言考试准备时间是1个月到半年之间,推荐信除了要获得教授的许可还要多次“厚着脸皮”催促甚至代为书写,留学文书的准备绝对是一场长期战争。中山大学东校区一名同学表示,光是准备推荐信和相关资料就让大三下学期整个学期无瑕上课,若要兼顾找工作或考研更是不可能的任务,故当选择了推开留学大门时,大多已经关上了其他的窗。留学已成为“必须的可能”。
2 过于依赖留学中介
如今的留学中介一般根据申请的国家和申请者情况和想要申请的学校来制定收费标准,基本在3万-5万元之间,并且近年来不断飙升,以某中介为例,2007-2009年从20000元飙升到50000元。那么中介费是否物有所值?中介能够提供标准化的留学文书模板和文书修改服务,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学校,简化了个人手续增加了成功几率。但其弊病在于由于保证高成功率而降低了报考学校或专业的水准。
3 推荐信函信用度不高
一般申请需要提交2-3封由教授或工作单位提供的亲笔推荐信,而近年来由于推荐信函的严重不实,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基本形同虚设,因此更有许多学生因为怕手续麻烦而冒签、代笔等,更加重了国外学校对中国学生的不良印象,也是对大学生信用观念的一种侵蚀。
【编辑:张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