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留学海归就业遇“坎” 企业用人日趋理性(图)(3)
2009年01月14日 16:21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出国只镀金不炼金 海归招牌成色日减

  “来找工作的海归倒是不少,有的还是硕士、博士,但是求职意向多分布于行政、管理、财会等岗位,集中在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方面的人才不多。”高新区新产业团地招商部负责人杨跃武介绍说。

  高新区主导产业定位为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业、生物药业、新材料和新能源、海洋科技等五大产业,是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产业发展核心区域,落户项目必须是低能耗、高产出、无污染的高科技产业。由于“门槛”高,为了吸引国内外人才进驻,园区两年前就出台了优惠政策,自带创业项目的海归可得10万元奖励,博士生则可高达30万,不过,两年过去了,价值10万至30万的奖金硬是一笔没奖励出去,近一年来更是连申请者都没有。

  位于榉林山脚下的青岛中联2.5产业园,半年前刚刚开始建设,主要面对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场所,其产业定位比高新区新产业团地“亲和”了许多。创业设计、物流服务 、贸易结算、科技研发等行业企业均可入驻,产业园也同样推出了奖励海归创业者最高10万元的优惠政策,不过截至目前,暂时没有接到海归们的相关申请。

  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的海归为何罕见?

  据本市一家外语培训学校,青岛敏思英语俱乐部负责人孙敏介绍,由于近年来国际上不少高校放宽了对华招生政策,一部分私人院校甚至为了扩大“财路”,只要交上学费就肯收国际学生,这也造成了近几年来青岛乃至全国大量年轻人甚至高中生跟风出国的热潮。

  “有的孩子还未成年就盲目出去了,还有的是因为在国内考不上大学,出国单纯是为了升学,这样哪能学到真才实学呢?”在孙敏接触过的大量留学生应聘者中,有一部分甚至连英语都讲不好,因为他们在国外院校的交际圈子仍是中国人;有的海归出国前就没打牢学习基础,留洋“镀金”的实际过程和内容已经变味,个别留学生甚至没有如期拿到文凭就回国了,就业前景当然不容乐观。

  重能力不只看出身 企业用人拒绝“崇洋”

  一方面是海归找工作困难;另一方面 ,部分产业园区、用人单位想引进归国人才却引不进来,企业是怎么看的呢?

  据高新区新产业团地招商部负责人杨跃武介绍,在海归中,当前数目较多的,主要是商科类“热门”专业的留学生,可他们根本不是企业最短缺的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甚至在很多企业家看来,不少海归的最大优势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在专业学识上、创业能力上,与国内一些顶尖高校毕业生相比并没有太大竞争力。

  近年来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待留学生的态度逐渐“回归理性”。

  在采访中 ,本市一家大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表示,十几年前,出国留学常被看作是“顶尖人才”向世界学习高端技能的途径,可如今留学已是普通百姓家的寻常事,年轻人出国看重的不仅仅是学东西,更是去体验西方文化、甚至只是为掌握一门外语,其专业技能知识并不一定比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生过硬。再从薪金支付等方面考虑,不少企业宁可选择务实型的国内毕业生,也不愿聘用“高起点、高要求”的“镀金”海归。

  从事汽保设备研发和生产的青岛金华集团,是青岛市民营企业五十强之一,如今产品已远销至56个国家,该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罗坤表示,与十多年前民营企业普遍“高看”海归不一样,如今各部门引进人才并不过问对方“出身”,而是更看重对方的专业能力、实习经历以及对企业文化的感知和认同度;“最近几年我们与国外商家合作密切,非常欢迎有留洋背景的人才,不过在安排岗位和薪酬时,与对待国内人才基本没有区别,全部根据业绩实施同工同酬。”

  青岛市人才市场信息部负责人邵丽萍指出,“不唯学历,只唯能力”是当下企业用人的“真经”。“留学”已逐渐成为普适性教育,企业在选人时更看重的是其能给企业做出什么贡献,不再图面子、看牌子,见海归必录用。企业用人日趋务实,是一种理性的表现。(高一靖)

[上一页] [1] [2] [3]

编辑:张冬冬】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