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月23日,振华港机公司长兴岛基地举行欢迎“振华4号”凯旋仪式。据悉,30名船员中有8名是江苏人,他们在抗击海盗的现场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展现了不畏强暴能战必胜的“江苏军团”风采。春节前夕,他们每人带着一份特别经历、怀揣一万美元奖金,各自回乡和亲人团聚。 中新社发 李根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以前出海考虑天气状况多一些,但现在还要防备人祸,海盗防不胜防啊。”因为索马里海盗的介入,拥有30年海员生涯的彭维源,他的海上人生,引发的改变显而易见。
2008年12月17日之后的几天,“振华4”号上安装的海事卫星电话被打爆,彭维源不得不一次次扯起嘶哑的喉咙,向媒体重复讲述那个惊险的故事。如果没有这场与索马里海盗的交锋战,按照常例,今年57岁的彭维源,到65岁时将在默默无闻中结束海员人生。
这是他首次担任“振华4”号轮领衔出海。2008年10月29日,当满载港机设备的“振华4”从位于上海长兴岛的振华基地出发时,没有人想到这开启的竟然是一次搏命之旅。
北京时间2008年12月17日12时43分至16时45分,彭维源经历了职业生涯中可能永不可能再有的惊魂。包括他在内的30名海员把脑袋提在手上,玩赢了海盗。
在这之后,一款以“振华4”30名船员故事为原形的打海盗游戏在国内开始风行,但打海盗不是玩游戏,彭维源代表的中国海员群体,恰恰是日益肆虐的海盗经济下的受害者,在索马里海盗的威胁下,海员生活出现了新的嬗变。
记者观察
直视中国海员的生存现状
尽管常年要在海啸、台风、大浪中颠簸,尽管要面对海盗袭击带来的惊惧,甚至押上生命的赌注,但一批批海员还是前赴后继地跑在了远洋航线上。
石油、铁矿石……这些资源的源源输送,支撑起一个又一个国家的经济奇迹。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承担90%国际贸易运输量的海运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让人们无法忽视海员这个特殊的群体。有人说,如果没有远洋海员的辛苦工作,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将要受冻,另一半的人将要挨饿。
中国是贸易和航运大国,外贸运输90%以上依靠海运,目前从事国际海运的船公司有260多家,挂中国国旗和中国实际控制的远洋船舶3300多艘,船队规模世界排列第四。
《中国交通报》2008年5月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中国从事海上运输的船员约51万人,内河船员约104万人,船员绝对数居世界第一。航运业担负着中国45.8%的全国货物周转量和93%的对外贸易运输任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输出的海员有4万人左右,约占世界船员市场的5%。菲律宾、中国、印度和缅甸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外派船员占到了全球船员劳务总数的80%,而中国船员以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很大的欢迎。
在世人艳羡于远洋船员的高薪和周游世界的惬意,在越来越多的内陆居民为了发家致富加入海员群体的同时,这个群体真实的境遇其实一直被遮蔽。
上海育海海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秀峰船长曾经在“振华4”号上担任过一年大副,拥有15年海员经历的他,对远洋海员的辛苦感受深刻:“海员是一个艰苦的、具有较大风险的,与一般陆地职业差别很大的特殊职业,海员必须具有很好的执行力、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大海无言。这群海上的马车夫,在为世界点亮希望的同时,其权利与义务、欢乐和忧伤,等待着被更多的人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