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2月25日,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和平解放西藏,平息武装叛乱,西藏的民主改革,50年来统一与分裂、进步与倒退的斗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权事业的巨大成就等5部分,让人们了解到西藏民主改革50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中新社发 玉龙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主持人语
旧西藏是个什么样子?让我们把目光转向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前的岁月——随同英军入侵中国西藏地区的英国记者埃德蒙·坎德勒是这样描述的:“人民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年代,不仅仅是在他们的政体、宗教方面,在他们的严厉惩罚、巫术、灵童转世以及经受烈火与沸油的折磨方面是如此,而且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也都不例外。我敢说,在世界历史上顽固和黑暗如此突然地暴露在科学的面前是没有先例的”。白皮书用丰富的史料,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旧西藏。
主持人:记者 郭嘉 裴智勇 刘维涛
特邀嘉宾: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研究员 朱晓明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 旦增伦珠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主任、研究员、博士 廉湘民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张云
政教合一是旧西藏最显著的特征
记者:达赖集团和国际上极少数人把旧西藏描述成和谐安宁的“香格里拉”,而白皮书则从七个方面揭示了旧西藏贫穷、落后、闭塞、残酷的社会生活全貌,怎么看待白皮书所引用和披露的资料?
张云:旧西藏到底是什么样子?达赖集团有一套完全罔顾史实的说辞。事实上,在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由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组成的农奴主阶级对广大农奴和奴隶进行极其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在旧西藏,现代工商业、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几乎是空白,广大农奴饥寒交迫,生存维艰,在中心城市拉萨到处可见要饭的老人、妇女和儿童。西藏的史料、法典和一些文物古迹都能说明问题,根据国内的这些资料来研究旧西藏,算是内部的眼光。一些外国传教士、探险家、记者对旧西藏人们的生活状况都有过清晰的记录。他们是以外部人的眼光研究西藏。白皮书引用了大量翔实的客观的中外资料:从旧西藏的法典到旧西藏政府的史料、到美英等外国藏学家的著作。用事实说话,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西藏。这是白皮书的一个显著特点。
记者:达赖集团常打宗教幌子,白皮书的史实揭示,对旧西藏人民而言,政教合一的制度并不是温情脉脉的形象,而是一种压迫力量。
张云:是的,旧西藏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政教合一。宗教上层既是西藏的主要政治统治者,是最大的农奴主之一,也是精神、思想、信仰的统治者。达赖是旧西藏政教合一农奴制度的总代表。这样的世俗和宗教的双重管制更加残酷无情——统治者一方面通过世俗的行政权力,从物质方面、人身方面、政治生活方面对广大人民进行赤裸裸的压迫;另一方面,通过宗教特权,以对百姓的来世进行赏罚为名,实施精神欺骗、压迫和恐吓。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西藏很多百姓都信奉佛教,相信来生转世说。统治阶级正利用了这一点来为自己服务。英国人埃德蒙·坎德勒在《拉萨真面目》一书中写道,“因为西藏人虔信他们那种形式的佛教,强大的僧侣势力掌管一切。”同时,僧侣也并不是平等的,是分为三六九等的。旧西藏的绝大多数普通僧侣同样没有摆脱农奴身份。所谓“僧侣势力”是被极少数上层僧侣和僧侣化的贵族所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