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个中文名字叫洪博培 能说一口流利中文 还有一个从中国领养的女儿——
空缺近四个月后,美国驻华大使人选终于浮出水面。犹他州州长、共和党人乔恩·亨茨曼被总统奥巴马提名为新任驻华大使。这位49岁的州长有个中文名字叫洪博培,他能说一口流利中文,还有一个从中国领养的女儿。洪博培和中国有哪些渊源?他为何要收养一个中国女儿?两位曾经到洪博培家中做客的中国记者向记者讲述了其中的故事。
负责教中国女儿说中文
“太巧了,太巧了。真没想到他会成为美国驻华大使。”回忆起9年前采访洪博培的经历,本报摄影记者程铁良很是感慨,“和洪博培认识纯属偶然。2000年,我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去美国访问,在犹他州的盐湖城参观教堂时,看到了一个抱着亚洲女孩的美国男子。”
凭着多年工作养成的新闻敏感性,程铁良意识到,这其中可能有着一段故事。“上前一聊,发现他不但会说中文,而且说得特别好。他告诉我他的中文名字叫洪博培,以前去过中国,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怀里的婴儿是从中国收养的女儿。作为摄影记者,我很想了解一个中国孩子在美国收养家庭里的生活,就提出去他家采访的要求,没想到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当时程铁良并不知道,眼前这个彬彬有礼的中年男子曾是美国最年轻的驻新加坡大使,正掌管着家族化工企业亨茨曼公司。在他看来,洪博培只是一个疼爱中国女儿的美国父亲。在美方工作人员的安排下,程铁良当天下午来到了洪博培的家。那是一栋三层别墅,面积很大,屋里装饰着不少中国的古玩字画,洪博培和妻子玛丽·凯热情地接待了他。“那天其他5个孩子都没在,只有小乐意在家。小姑娘也就1岁多,穿着中式的小衣服,扎着两个朝天的小辫子,见到有客人来了很兴奋,非常活泼可爱。”
程铁良说,洪博培夫妇很疼爱这个中国女儿,他们没有把乐意交给保姆,而是选择自己照顾。“我在他们家做客的时候,看到玛丽给乐意换衣服、喂食物,手法非常专业,绝对是个称职的妈妈。”小乐意喜欢音乐,爱在钢琴上玩耍,玛丽每天晚上都给她放莫扎特的音乐。为了让乐意保留中国文化传统,玛丽订做了很多中式童装,洪博培则负责教乐意说中文。“洪博培告诉我,小乐意在他们的生活中是最重要的,比公司的工作还重要。他们想通过乐意,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
希望中国女儿将来当驻华大使
洪博培夫妇为什么要收养一个中国女孩呢?小乐意是怎样来到美国的呢?“当我们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洪博培说,很多年前他们夫妇在台湾工作的时候,太太就有收养一个中国孩子的想法。因为工作原因,直到1999年才实现了这个愿望。”
程铁良说,洪博培一直保留着一个日记本,上面记载了收养乐意的全过程。1999年,洪博培夫妇通过使馆向中国收养中心提出申请,不久中心就传真过来一个孩子的资料和照片。按照规定,收养人要在48小时内做出决定,于是洪博培夫妇决定去中国了解孩子的情况。
“那是1999年12月15日下午两点,他们夫妇来到江苏扬州社会福利院。洪博培说,当抱起那个女孩的时候,他太太一下子激动得哭了,他们知道,那就是他们要找的孩子。”小女孩的大概出生日期是5月19日,被领养时还不到7个月大。洪博培夫妇乘坐私人飞机把中国小女儿带回了美国,给她取名为格雷西·梅,中文名字是杨乐意。
“洪博培希望乐意长大后,回到中国,成为美国驻中国大使。”采访结束时,洪博培夫妇邀请程铁良有机会再来家里做客。他们还说,希望中国的媒体能够报道关于小乐意的消息,因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的亲生父母知道,孩子在美国生活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