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国侨界 【字体 】【打印
年画的消亡与传承
     

  文、图/ 张京凤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这是一首流传久远的民谣,其中所说的“门神”指的就是年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宋代诗人王安石所写的有关春节的七绝《元日》一诗中,“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也是贴春联和年画。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过年是离不开年画的。在那个年代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年画就是人们的年夜饭,人们在买年画、贴年画、赏年画,藉此祈福来年美满吉祥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女士曾写道:“每逢春节,最先给家乡带来欢乐气氛的便是年画。年画在这里铺天盖地,争奇斗艳,直至每一个村子里每一户有购买力的人家对年画的需求达到饱和为止。少了年画,这些黄土平原的年节,会变得多么难耐和凋零……”。

  近些年,随着我国“年味”的逐渐淡化,除部分农村地区外,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和乡村,过年贴年画这项传统年俗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那些由年画所引发的幸福和回忆,只能萦绕在脑海之中……

  年画历史源远流长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其历史源远流长。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已出现。传说有名叫神茶、郁垒的两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茶、郁垒的像用以驱鬼。这个神话就是产生“门神画”的缘由。据说唐代皇帝曾命吴道子画钟馗像,并摹刻出来分赏给大臣贴挂以辟鬼。关于“门神画”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时,宫中闹鬼,李世民吓得心神不定,他手下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便一个持剑、一个拿叉,昼夜替李世民站岗壮胆,宫中才平静下来。李世民觉得这两位大将太辛苦,便令画师把二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来这个形式就流传到民间。隋唐以前,年画大多直接画在桃板或纸上,隋唐时因木版印刷术的发明,木版年画开始兴起,至宋代又出现了着色和套色年画,并有了年画作坊。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均有纸马店出售年画。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进入明代,民间又将年画称作“画贴”,明早期的年画是由木版印出墨线,再由人工赋色完成。明晚期雕板套色印刷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多色套印的精美年画。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年画发展到高峰。清代道光年间始被定名为“年画”。清末民初,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及国内反动统治造成农村凋敝贫困,影响了木版年画的销路而渐呈衰微之势,但在上海、天津等城市中兴起了用石印及胶版印刷的年画,其中尤以月份牌年画最为流行。

  从现存全国各地明清年间的木版年画来看,它的题材内容包罗万象。除了以历史人物、神话故事、通俗小说等为题材的作品外,还有描写渔樵耕读“四业”,三教九流,屋木舟车,山水名胜、珍禽异兽、仙花瑶草、水族草虫、商埠新景、各地风尚、汽车火轮、枪炮战争、西洋风俗等,更有不少直面社会现实、反映时代变革的精彩之作。仿佛是一部民间生活百科图绘。

  著名画家薄松年先生曾说,在中国绘画史上,最先反映时尚情趣的,就要数年画了。在年画中,最早出现京文化,后来又出现表现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的作品,那些最先表现上海高楼、天津马路的传统艺术品,也是年画,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里,似乎远没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

  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里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性喜闻乐见的媒体。是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是最贴近生活的艺术,包蕴着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

  中国“年画四大家”

  在中国历史上,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天津杨柳青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风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当时,杨柳青全镇“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在艺术风格上,杨柳青年画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鲜艳,自成一格。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代表作有《喜叫哥哥》、《盗仙草》和《庄稼忙》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题材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在现存的年画艺术中,杨柳青木版年画以藏品丰富、技艺精湛,被公推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首”。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原因,杨柳青年画曾一度衰落,抗日战争时期全部停业。解放后,经过国家的多次抢救、搜集、挖掘、整理,杨柳青年画又获得了新生。“文革”期间,杨柳青年画改为胶版印刷,传统工艺濒临绝迹。杨柳青年画霍派第六代传人霍庆有从20世纪80年代起,继承父志,利用近三十年的时间苦心钻研传统技艺,掌握了全套工艺,使得曾几近绝迹的木版手工杨柳青年画得以复苏。如今,“杨柳青年画家庭博物馆”和杨柳青老字号“玉成号画庄”,已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人文景点。目前,杨柳青镇正在规划建设国内规模最大、最专业的木版年画博物馆。预计年内启动建设。

 [1] [2] [3] [下一页]

编辑:史词】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