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随着在日华人在日本的生活越来越安定,融入日本的主流社会,树立中国人的良好形象成了每一个人都面对的课题,而参加社区活动,善尽自己对社区的义务和贡献,是日本社会特有的良好传统,也是日本社区的生活实态。那么要融入日本社会,融入社区的生活必不可少。琦玉县志木市新城就有这样一位融入社区奉献社区的知名的老外町内会会长,他就是中国人居民李振溪。他不仅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做过很多社区职务,并做了一年志木新城町内会联合会的会长,为1万多人社区的大事小情行走奔忙,贡献良多,深受社区居民尊敬。为此记者特别采访了李振溪,听李先生讲述在日本做社区工作的苦辣酸甜。
热心投入社区工作
李振溪1993年来日留学,最早参与的社会活动是他当时所居住地琦玉县新座市的一个市民组织“与亚洲留学生就学生交流会”。此前新座市有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因语言不通,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而饿死在家中。事情发生后,当地市民很是震惊,反省自己对留学生们关心不够,于是一些有志市民自发组织了这个交流会,目的就是关心来自亚洲的留学生和就学生们,与留学生加强交流,帮留学生们找房找工作等,为留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李振溪和妻子最早参加这个交流会是作为留学生,得到过交流会成员的关心和帮助,以后他工作了,仍一直参加这个交流会,同市民们一起关心和帮助留学生。他的妻子还为日本市民义务开办中文教室,回报这些乐于助人的善良市民。这个组织给李振溪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成为他日后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动力和起点。
而参与日本的社区活动,是在他的孩子上幼儿园时开始的。在日本随着孩子的出生成长,从保育园、幼儿园、小学直到大学,都有一个叫PTA的组织,意为“家长教师联合会”,这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组织,目的是家长配合学校举办一些文体修养等各类活动。孩子所在的每个班级每年轮流选出几名委员,再由这些委员组成全校的PTA委员会,从中再选定会长副会长及下属各部的委员长等。作为PTA委员,不得不牺牲许多个人的时间参加活动,为学校的各种活动做各种准备和后勤工作。
2005年,李振溪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李振溪在给孩子开家长会时,会上要选出PTA委员,看到大家都不作声,李振溪就“自告奋勇”地当了班级的PTA委员,由于参加家长会的大都是孩子妈妈,孩子爸爸极少,结果在孩儿妈妈们的包围之下,李振溪又被推举为PTA的会长。一个外国人的爸爸担当统率40几位孩儿妈妈的领头人,这个消息在他们学区一时被传为珍闻奇谈。但是作为教育学专业的李振溪将这看作是一个实际了解日本教育体系的难得良机,抱着深入了解,认真学习的心态,李振溪认认真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和日本的普通母亲们在一起边学边做,PTA会长看起来没有大块的工作,但做起来工作是很多很琐碎,如大到学校开运动会、音乐会等活动时安排治安细节,组织治安巡逻;小到研究怎样说服不交会费的家长尽快交费,研究运动会时给孩子们的小礼品等;平时每月一次例会,向校长、老师和会里的委员通报情况,有活动时一周要开2-3次会,做每件事、每个细节都要落实具体的时间和担当人员,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写总结报告,反省没做好的地方,给下一任PTA会的工作作参考,这些工作加起来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就这样李振溪做会长一年,任劳任怨不管什么活动都身先士卒,认真去落实、去做,这一年PTA会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学校和PTA会组织的音乐会上,李振溪还特意邀请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的琵琶演奏家孟仲芳前去演奏,激扬灵脆的弦声为日本的小学生和家属们带来了新奇的享受。大家对这位中国爸爸会长的工作给与肯定和赞扬。李振溪也通过一年的PTA工作,了解到日本学校教育和地域社会的协作体系,更深地理解了普通日本女性细致入微的心理和一丝不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