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旅英华侨陈俊先生以重金竞得199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清宫时掠夺的明代绿色琉璃瓦当麒麟,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
2005年10月,七件流失海外80多年的龙门石窟佛教造像,回到“老家”──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身首重聚。这是79岁的美籍华人雕塑家陈哲敬先生1991年从美国一位私人收藏家手中购得,将其捐献给国家的。这批国宝级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堪称唐代佛像造像的杰作”。政府动用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800万元,作为对捐献者的补偿。
2006年初,美籍华人范世兴、邓芳夫妇了解到,美国、新西兰、泰国等国有几家古董店正在出售的中国汉代文物,属于陕西汉墓中的西汉珍宝,于是迅速联系海内外许多好友,共同出资数百万美元买下31件珍贵文物,无偿捐赠给陕西省汉阳陵考古陈列馆收藏。经鉴定,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4件(组)、三级文物10件。
2007年11月,加拿大多伦多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清朝乾隆珐琅三角熏炉被来自美国加州的某华裔买家以11万加元购得,并捐回祖国。
2007年12月,海外爱国华人王崇仁先生从海外重金购回一座五代时期皇家珍品的五重舍利塔,并无偿捐给中国。
2008年4月19日,海外华人收藏家程小虎将自己及朋友出资500余万元,从加拿大、美国收集回来的隶属南宋、明代、清代时期的21套51件文物转交给古今通宝中国收藏品(西安)展览交易中心保存。其中最珍贵的要数雍正皇帝御用的锦鸡碗和乾隆皇帝母亲使用的“乐寿堂宝”玉玺。
正是爱国华侨这一桩桩令人感动的爱国义举,让国家、民间、个人的力量融合在一起,汇成了祖国文物涌动的回流暖潮。
国际友人令人感动
很多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国外机构和国际友人的义举也令人感动。
1900年,原藏于天坛,后流失于海外的明代鎏金铜编钟,被英国友人送回。
1993年,美国国际集团友邦保险公司创办人斯达先生从法国收藏家手中购得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侧铜亭宝云阁流失的十扇铜窗,并无偿送还中国。
1994年7月,原藏于圆明园,后被掠夺到海外的海晏堂十二生肖头像,被印度友人送回。
2001年,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将其收藏的一尊20世纪30年代流失到该国的中国洛阳龙门石窟唐代摩柯迦叶罗汉雕像无偿地归还给中国,使龙门石窟看经寺29尊罗汉重新团聚。
2001年,日本收藏家荒木计熊先生向西安碑林无偿捐献了他本人收藏的中国战国至元代古印199方。
日本神慈秀明会通过正规渠道购得的中国山东省博兴县文物管理所被盗尊菩萨造像,收藏于其下属的美秀博物馆。2000年,中国国家文物局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员同美秀博物馆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磋商。当时日本尚未加入国际文物公约,没有义务归还中国被盗文物。而最终神慈秀明会排除种种反对意见,以中日友好关系大局为重,愿无偿归还这尊菩萨造像。2001年中日双方签署备忘录,菩萨立像无偿归还中国,同时美秀博物馆借展该文物7年。今年,走失了14年的菩萨造像终于回归故土。
同样令人感动的还有瑞典东亚博物馆归还的汉代彩绘陶马。1995年,这件文物通过非法途径流入瑞典,收藏者将其捐献给瑞典东亚博物馆。该馆在发现这件文物的来历和背景后,秉承国际公约和《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的精神,将这件汉代陶马主动交还给中国政府,这件陶马也被亲切地称为“瑞典人民送还给中国人民的特殊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