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国侨界 【字体 】【打印
关山度若飞
——记中共早期领袖王若飞
     

  文/ 李德生

    1918年,从贵州大山走出的年轻的王若飞,怀着为苦难中的祖国探求出路的抱负,东渡日本。一年后又到西欧,有三四年的时间在法国、比利时边做工、边读书,逐渐树立起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并且参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建党。这以后他又途经德国等地奔赴苏俄,曾经两度在莫斯科边投身革命,边刻苦学习,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陈毅曾赞誉他是“琢磨成美材”,纵观王若飞的人生轨迹,这十来年海外经历的磨炼确实是他成长成熟的关键。

  少小磨难促奋发

  1896年10月11日,王若飞诞生于贵州安顺,原名运笙。说起来王家在当地还算是富庶人家,作为一家之长的曾祖父又最宠爱幼年的王若飞。可是,突然的变故带来命运的逆转。亲祖母、曾祖父相继去世,庶祖母把他父亲赶出家门,“母亲被留作磨房推磨与厨下烧饭”,他与妹妹“则成了祖母、伯叔每天拳打脚踢的东西”。王若飞的舅舅黄齐生到王家多次交涉,1904年终于把王若飞母子接到了贵阳,又让王若飞到自己任教的达德学校上学。

  达德学校是贵州最早开办的小学校之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一词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是代表一种科学和民主的思想,是一种革命的组织。在当时的满清政府看来,它是‘聚徒讲习谋为不轨的革命党’,在一般反动顽固的豪绅地主看来,它是‘离经叛道散布危险思想的洋学堂’”。当时的达德学校分高等小学(三年制)和国民小学(四年制),还开办有幼稚班(即预备班),由于王若飞之前丝毫没有学习底子,因此只能从幼稚班读起。即使这样,他还是跟不上其他学生的进度,“留级者再”。虽然如此,自小性格倔强的王若飞并不气馁,“读自若”。黄先生也没有因此而小视似乎“状若白痴”的外甥,反而觉得他有别于一般的学子,嘱咐他可以任意翻阅家中的各种藏书。如此过了两三年,王若飞终于爆发出惊人的潜能,从国小二年级连跳两级进入高小一年级,在学习领域逐渐变得游刃有余。

  王若飞在达德学校接触到的知识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学习本国的历史、政治,还可以学习西方的社会学和自然科学。在黄齐生等进步教师的影响下,少年王若飞开始萌发了初步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当他读到《木兰辞》时,有感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诗句,于是自己改名为度,字若飞,体现出他报效国家民族的期望。1911年11月,王若飞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达德学校。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若飞在达德学校组织学生队参加贵州反清起义,并带领队伍稽查城防。但革命胜利后的贵州很快陷入了滇黔军阀的争夺,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社会现状令王若飞深深困惑。离开学校以后,王若飞先后从事过商店店员、矿务局文牍员和学校教员等多种工作,但工作之余,王若飞仍然努力自学,一方面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一方面密切关注时局的发展。

  1915年冬,袁世凯称帝,各地反袁斗争风起云涌,王若飞持黄齐生先生信函,说服了在铜仁驻军的团长彭公武举义讨袁。后来,他又遍历湖南、上海、江苏、山东、河南、山西等省,进行反袁宣传与联络。

  青年负笈东西洋

  1917年冬,王若飞考取了黔中道尹王伯群选派的官费留学日本资格。1918年3月8日到达日本东京,被明治大学录取。王若飞并不满足于从课堂获取的知识,他勤于自学,兴趣广泛,广泛收集和阅读在日本流行的各种进步书刊。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王若飞尽力搜读宣传社会主义的书刊,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日本政府开始排斥中国留学生。五月七日是中国的“廿一条”国耻纪念日,日本人却游行庆祝,王若飞对此非常气愤,当即离开日本。

  1919年10月,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王若飞毅然决然赴法勤工俭学。行前,他在黄齐生先生的带领下,拜访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亲笔书写了“奋斗”二字赠给贵州学子,以示鼓励与厚望。王若飞乘坐美国“渥隆号”轮船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旅程于11月25日抵达了法国南部的马赛港。

  王若飞“到法国后,只住了三个月学校,其余三年多时间完全靠做工来维持生活,为寻职业曾流寓”法国、比利时的许多城市,常常失业和忍饥挨饿。曾经把自己在法国的生活写照《一个特别的学生》寄回母校,发表在《达德周刊》上,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寻求真理的进步青年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营养的生动画面。他把做工的目的概括为四条:一是养成劳动的习惯;二是把性磨定,把身练劲;三是达求学之一种方法;四是实地考察,了解劳动真相。基于这种认识,王若飞在做工之余抓紧时间读书,他制定了一个“每日工作八点钟,读书五点钟”的工读作息时间表,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学习、劳动和生活。他说:“认真研究学问,每天读书的时间并不在多,果能做到心不外驰,读书一点钟,可以比别人读三点钟,一天读五点钟的书,已经是很多了。”

 [1] [2] [3] [下一页]

编辑:史词】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