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玩山核桃的过程中,人们利用核桃的尖刺、凸起和棱角,采取揉、搓、压、扎、捏、蹭、滚等技法运动双手,压扎掌上穴位,刺激手上反应区,从而达到舒脉通络,活血化淤,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经常刺激手掌上的穴位,冬不凉,夏不燥。昔日,北京把玩山核桃者,以老年人居多。有的老人说,他们经常在半夜三点多钟起床,左右手交替轻揉山核桃,揉完之后感觉得通体舒畅,再继续睡觉特别香甜。梨园界的许多老鼓师与琴师,亦多喜揉山核桃,以保持其手指的灵活性。在《百年陈云》记录片中,有一个镜头就是陈云用右手在转动两枚已经揉成暗红色的核桃。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也逐渐青睐这项可随身携带,随时锻炼的运动,因为,对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白领来说,把玩山核桃更能起到舒筋活血、预防职业病的功效。
把玩山核桃有讲究
在把玩山核桃的人们心目中,山核桃不仅是健身器材,也不仅是一件艺术品,而是集把玩、健身、观赏于一身的掌上明珠。
然而,如何把玩,却不是人人都知道的。
据杨兄介绍,北京的一些玩家把玩山核桃有许多讲究,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质、形、色、个”。
质——皮质好的山核桃把玩时声音应该清脆,不发糠。优质的新核桃轻轻碰撞声音应该瓷实,老核桃碰撞时声音如同石子或金属;新核桃应该坚硬,皮质不粗糙,老核桃应红色透明,如同红玉;新核桃应沉手,有坠感,老核桃揉起来如羊脂白玉那样细润。
形——指的是把玩山核桃的纹路和配对。纹路的疏密、分布,边的宽度和厚度,是衡量把玩核桃的一个重要因素。纹路要疏密得当,深而多变,分布要均匀,看起来才舒服,边也要宽厚才好。另外,配对要好。一对山核桃不管是歪是正,配对就是好核桃。配对包括两只核桃的品种、大小、形状、纹路、颜色、倾斜度,甚至纹的走向都要一致。非常配对的核桃才是赏心悦目的收藏品,也才更珍贵。
色——不同时期的核桃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经过耐心把玩,年代久远的核桃才会呈现自然的,红玉般透明的颜色。但有些爱好者见别人的核桃颜色红润,也心情迫切地想让自己的核桃迅速变润变红,于是用酱油、香油、辣椒油泡,或用化学试剂处理。但这样泡出的颜色不自然,甚至发黑色,不仅使核桃本身皮质受损,而且对人体有害。把玩山核桃是为了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只有经过手的长期搓揉,汗的侵润,油脂的渗透,时间的打磨,在不经意中使核桃变润变红,才能得到乐趣。据了解,山核桃一般要经过三冬两夏的把玩才会变成一件亮里透红,红中透明,不是玛瑙胜似玛瑙的自然艺术精品。
个——大的核桃因为数量稀少,不管什么品种都会珍贵很多。但如果不是为了炫耀,在挑选核桃的时候,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手形大小来选择。一般直径40毫米的核桃感觉正好,43毫米的核桃就觉得有点儿涨手了。大有大的气魄,小有小的精妙。太大的核桃容易掉在地上,如果伤及尖部,其价值会降低三分之一,就是伤及边部,也很难恢复原样。
把玩山核桃有许多手法,如揉、搓、捏、扎等。讲究的主儿,这对核桃可以在手里随意把玩,但应尽量防止核桃之间摩擦碰撞,不能让它出声。因为在他们看来,核桃在手里揉得咯咯直响,其一是噪音,自己可能感觉无所谓,但别人听起来却心烦无比,有失体面。其二,长时间碰撞,核桃的尖部、底部及纹路会逐渐磨平受损,其收藏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您瞧,揉山核桃不但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属一种雅玩呢。人们正是在雅玩之中,赋予了山核桃很多文化内涵。
山核桃成为收藏新宠
山核桃既可做“揉手核桃”,又可做雕刻核桃,既能供人们观赏,又可作为收藏,因此备受人们青睐。它在古玩行中也是一个收藏品种,行内人称之为“文玩核桃”。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山核桃的价位一路攀升,一对品相好、未上手的矮桩狮子头,从70年代的几元钱,到80年代涨到几十元,再到90年代涨到几百元,到现在价值几千元。特别是近几年,品种好的山核桃的价格每年还在不断的飞速提高。前段时间,在中央台的《鉴宝》节目中,一对乾隆爷玩过的山核桃,专家给出了17万的天价,由此可见一斑。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山核桃的顾客群大都集中在北方,以京津、华北、西北地区为主。现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几乎只要有古玩市场的地方就会有山核桃出售,个别小城市虽然没有古玩市场,但在菜市场或杂货早市也常有山核桃出售,甚至有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集市上也有山核桃出售。
这些山核桃爱好者不仅在分布地域上呈扩大趋势,年龄上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向。十几年前,买山核桃的顾客多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现在很多青年男女纷纷加入玩山核桃的行列。此外,人们对山核桃品种的喜好也逐渐变得多元,不再只局限于狮子头、公子帽等名核,许多不知名的山核桃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