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教育部日前修改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认定对象不再局限为国内教师,凡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华人华侨或外国公民都可以申请汉语教师资格。
    教育部新颁布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以下简称《认定办法》),在认定对象上对国内外同等开放。在教学能力的区分上,确定了初、中、高三种等级的标准,区别不同层次证书的持有者所具备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知识结构,以及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母语非汉语学习者进行汉语教学的能力。《认定办法》规定,初级证书的考试科目为现代汉语基本知识、中国文化基础常识、普通话水平;中级证书的考试科目为现代汉语、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中国文化基本知识;高级证书的考试科目为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中国文化。
    《认定办法》同时规定,申请汉语教学能力证书的中国公民应具有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或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合格水平。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分别免试直接申请中级和高级证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可免试汉语类科目。《认定办法》还规定,由教育部相关部门领导及学术界有关专家组成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工作委员会,作为认定工作的领导机构。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认定办法》的前身是1990年由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该办法只对中国境内提出申请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审定。截至2003年底,全国已有3690人获得《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但是,目前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2500万,汉语在一些国家已成为第一或第二外语。随着国外汉语教学快速发展和学习汉语人数急剧增加,以前的审定方式制约了汉语教师队伍的进一步扩大。因此,中国颁布新的《认定办法》,以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促进和帮助国外汉语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本报讯:菲律宾首份简体汉字报纸——《汉语学习报》日前在菲律宾问世。它被视为菲律宾华人百年华文教育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同时也寄托着菲华教育界振兴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殷切希望。
    与其它华文报纸不同的是,《汉语学习报》全部由简体字组成,主要内容是介绍包括简体字和汉语拼音在内的现代汉语学习,在繁体字垄断的菲华报界相当引人注目。
    菲律宾著名华商陈永栽在创刊号上题词说,报纸的主旨就是逐步推行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方案,方便华校学生迅速提高写字说话能力,融入主流社会,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全社会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准。
    办报人是一批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2003年4月,在中国国家汉语教学办公室的支持下,菲华商联总会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启动了这一项目。迄今已有上百名中国大学生走上菲华校讲台,他们用新颖而先进的教学方式给当地汉语教学带来新气象。在教学中,他们同时也看到简体字和汉语拼音在菲推行的困难和阻碍,并由此萌发了与菲律宾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商报》合作创办这份简体汉字报纸的想法。
    福建师大汉语教学志愿者、带队老师范启华说,尽管受到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还是希望能在菲律宾开辟一个宣传推广简体字和汉语拼音的广阔天地,以这份报纸为媒介,使汉语教学走出三尺讲台,为整个华人社会共享。
    目前,这份报纸主要板块内容包括菲华教育动向、汉语知识介绍、成语故事和诗词、中华文化介绍、学生习作以及汉语教学志愿者的教学心得等。特别是成语故事和诗词部分,配以英文注解、汉语拼音注读和图示,适合各种汉语水平的华人阅读和理解,有助于扩大汉语的普及面。目前,该报每周一期,随《商报》一同发行。


联系我们^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