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第四届汉语桥比赛哈萨克斯坦预赛圆满结束

2005年5月26日

    
    华声报讯:第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哈萨克斯坦预赛,于日前在中国兰州大学和哈萨克民族大学合建的汉语中心圆满结束。哈萨克国立技术大学二年级学生萝莎·奴尔萨伊佐娃代表哈劳动与社会关系学院汉语中心获得第一名。
    
    据中国文化网消息,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馆参赞孙立杰和哈萨克民族大学副校长曼苏罗夫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孙参赞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在中哈两国和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进一步加强的今天,哈国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必将成为促进中哈两国和两国人民关系全面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曼苏罗夫副校长在致辞中对“汉语桥”中文比赛在促进哈汉语教学和调动广大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并称“汉语桥”是友谊和知识之桥,他同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积极与中国高校合作支持汉语教学在哈萨克民族大学的开展。
    
    “汉语桥”哈萨克斯坦预赛得到哈各高校汉语学生的积极响应,非汉语专业学生也踊跃报名参赛。在预赛组委会的周密策划和中哈汉语中心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在阿拉木图8所大学中进行了预赛选手的遴选,最后,17名学生入围哈萨克斯坦预赛。
    
    预赛内容包括命题演讲,中华文化问答和才艺表演三部分。在比赛中,选手们在汉语的灵活运用和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他们用汉语表达着对中国的向往和热爱。一位参赛选手说,他们在这里用汉语和中国歌曲编织着自己的理想和爱。选手萝莎·奴尔萨伊佐娃同学的《保护环境等于保护生命》和二等奖获得者哈萨克国立大学东方学系4年级学生奴尔曼·哈兹的《生命的转折》内涵丰富、文辞表达准确,受到好评。经过两天的角逐,评委会评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萝莎·奴尔萨伊佐娃获得了由组委会颁发的一等奖29英寸长虹彩电和获奖证书。
    
    继2004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成功举办第三届“汉语桥”比赛预赛后,“汉语桥”比赛在哈各高校汉语学生中产生了一定影响。今年初有许多高校打电话与使馆联系了解第四届比赛的时间和索取有关比赛的材料,有些学校的汉语教师在赛前还加班加点给学生指导。为了更好地宣传“汉语桥”中文比赛,组委会在比赛期间还邀请了部分当地媒体,并散发了大量宣传品和书籍。
    

 

 
·第四届汉语桥比赛哈萨克斯坦预赛圆满结束 (5-26)
·捷克和乌兹别克斯坦举办“汉语桥”预赛 (5-26)
·打“卡通”牌探索突破华文教育瓶颈新路 (5-26)
·美参议员:促进美中交流 加强中文教育 (5-26)
·新加坡教育部政务部长访问国家汉办 (5-26)
更多...
 
·中国崛起 汉语走红全球 
·第六届世界华人少年作文比赛结果揭晓 
·中南半岛:缅甸华教呈多元化恢复态势 
·中文成美国热门外语 
·韩国小留学生冰城学汉语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