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英国“中国热”引发“中文热”

2005年10月8日

    
    9月底去英国中部的利兹市采访,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位记者采访间隙与我这位来自新华社的同行大发感叹,说自己女儿算是做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学习中文”。
    
    这位来自东欧的女士说,她学了英文使自己一家从东欧来到了伦敦,但由于BBC内部调整,她供职的那个部门很可能要面临被削减的命运,自己以后看来只有靠在英国给东欧的新闻媒体做自由撰稿人吃饭了。幸运的是,女儿选择了学习中文,看来她以后的工作有了指望。
    
    到利兹市本来是应邀参加这个城市的形象促销活动,但在这个与杭州有友好关系的城市期间,人们到处谈论的却都是“中国”。
    
    本来对英国餐不大感兴趣,但听到人们如此谈论中国,我这个中国来的记者多少也有些“吃么么香”的感觉。
    
    利兹市政府的对外关系办公室主任在接受采访之余还特地要求我把他的名字译成中文,以便他去中国访问时派上用场。
    
    虽然我告诉这位利兹政府官员说到中国接待他的人多半会讲一些英语,但他还是执意要有自己的中文名字,似乎不想错过在英国日渐升温的“中文热”。
    
    其实,在伦敦采访或购物,冷不丁地就会听到有人用“你好”打招呼。
    
    更令我这个中国记者欣慰的是,到英国北部的爱丁堡参观英国久负盛名的皇家游艇,船上的自动讲解听筒里竟然也有了中文语音介绍。
    
    看到满脸兴奋的记者,英国旅游局的官员倒是很尴尬地说,他们刚开始在这个景点配中文语音导游系统,他们正在加紧在全国主要的景点配上中文系统。
    
    虽然大街上有不少人见到中国面孔就磕磕巴巴试图说一两句中文,英国新闻媒体还是不断地有言论说英国的年轻人至少在中文学习上落在了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后面,呼吁政府鼓励年轻一代奋起直追……(作者:马建国/来源:新华网)
    

 

 
·“许慎文化在漯河”:打开中华汉字大门 (10-8)
·浙籍侨胞关注海外青少年华文教育 (10-8)
·英国“中国热”引发“中文热” (10-8)
·澳昆士兰州中文演讲赛获奖选手游上海 (10-8)
·第七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开赛 (10-8)
更多...
 
·日本企业对精通中文人才趋之若鹜 
·刘泽彭:中国热为全球华文媒体带来历史机遇 
·推广华文教育成为海外华文媒体重要使命 
·中文列大学预科学分:美众多高中愿开中文课 
·推动华文教育 日本新华侨提案中国人大 
更多...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