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和中文有缘

2005年8月25日

    
    彭望龙(15岁/比利时)
    
    我的中文名字叫彭望龙,是比利时人,住在法语区的一个小城市。我今年15岁,已经学了近10年的中文了。我为什么会学中文呢?
    
    1990年,我1岁的时候,爸爸在新加坡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我和妈妈也一起去了那里。当我两岁半开始去幼儿园时,爸爸希望我能学习一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所以送我去华语幼儿园学习中文和英文。我是班里唯一长着红头发的外国孩子,和其它的黑头发的亚洲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中国旅行过几次,我去过苏州、上海和北京。中国人的友好热情、大街上的自行车流,人们穿的颜色鲜艳的雨衣,还有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到穿开裆裤的小孩子,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95年底,我们回到了比利时,然后爸爸妈妈就给我请了一位中文老师。当时我只有6岁,还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学这么难的一种语言。爸爸妈妈说,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学中文对我的未来有帮助。从那儿以后,我一直坚持学中文。上小学时,我每个星期学5个小时,上中学后学习很忙,但我还是坚持每个星期学两个小时。
    
    我的中文老师对我要求很严格,所以我的发音、声调和书写都不错。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中文》专版上发表过两篇作文。我的妈妈把它们锁在保险柜里,看得很宝贵。我相信我的中文会对我的未来有帮助,我要坚持学下去,长大以后,为比利时和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做贡献。
    

 

 
·全球汉语教学市场巨大 (9-15)
·参与子女教育:华人家长与老师沟通至关重要 (9-15)
·大马官员:华文独中为发展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9-15)
·推动华教发展:大马砂捞越留华同学会成立 (9-15)
·日本企业对精通中文人才趋之若鹜 (9-15)
更多...
 
·日本企业对精通中文人才趋之若鹜 
·刘泽彭:中国热为全球华文媒体带来历史机遇 
·推广华文教育成为海外华文媒体重要使命 
·中文列大学预科学分:美众多高中愿开中文课 
·推动华文教育 日本新华侨提案中国人大 
更多...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