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人物聚焦


庄儒邦:一腔热血洒疆场

2005年5月13日

    
    庄儒邦,原籍广东两英鹤联村人,1922年出生。少年时期就读于外祖父乡里的植英小学,1937年夏高小毕业,即随祖母去泰国。
    
    在曼谷,庄儒邦一面继续求学深造,一面在父亲庄介岩开创的庄丽华金店学做生意。当时,正是祖国抗战期间,庄儒邦与一批进步同学,虽然身处异国,却十分关心祖国、民族的生死存亡,积极投身华侨抗日救亡运动,参加读书社,开展宣传工作。
    
    在革命思想教育下,庄儒邦进步很快.1939年3月16日,庄儒邦偕同胡逢杰、陈展元、关伯标等人一起离开曼谷,经越南回国,由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安排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在重庆和西安时,受到董必武、林伯渠同志的热情接待和欢迎,赞许他们是华侨青年的表率,勉励他们在延安好好学习,争取为抗战做出更大的贡献。
    
    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后,他们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庄儒邦被分配在第四大队学习,表现十分突出,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又刻苦进行军事训练;不论是开荒生产,还是百里行军,他无不积极响应,身体力行。正是这样,庄儒邦于1940年抗大毕业前夕,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庄儒邦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毕业。他响应党的号召,坚决要求上前线抗日,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战斗部队。1943日本侵略者在晋察冀地区进行疯狂大扫荡,施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激起了晋察冀军民的强烈反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就在这时,庄儒邦在河北省阜平县温塘村的突围战斗中,光荣牺牲。他把鲜血洒在华北战斗的土地上,时年21岁。
    

 

公共页右边
 
·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也是一条强国之路 (7-27)
·教育为根本 创新求发展 (7-19)
·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传承中华文化 (6-15)
·语言搭桥 文化存根 (6-10)
·发挥华裔新生代作用为中国发展做贡献 (5-18)
更多...
 
·洒向人间都是爱 惠泽江西情更浓 (8-11)
·福建惠安侨乡屿头村旅外乡贤兴学记 (7-18)
·澳门老人情系四川贫困孩子 (7-14)
·爱国侨领萧畹香小山村办学吸引千余山娃求学 (7-14)
·桂籍华人成立超:离乡离土不离根 (7-14)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rw@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