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人物聚焦


郑松涛: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

2005年6月28日

    
    郑松涛出生于广东澄海的一个华侨世家,1930年去泰国曼谷读书,毕业后回国就读,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全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热潮。郑松涛一方面在上海美专学习,一方面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卢沟桥事变”后,他满怀救国之志,返回家乡潮汕地区。
    
    郑松涛回到家乡后,父亲叫他去欧美留学深造,被他婉言谢绝。家人和亲友要他结婚成家,他回答说:“匈奴不灭,何以家为?”不久,他参与成立了澄海青抗会,并在经济上资助青抗会开展活动。为了绘制宣传抗日的大壁画,他自己出钱买绘画用品,常常在烈日下连续工作几个小时。郑松涛精明聪惠,多才多艺,能绘画,会演戏,又能作导演,成了抗日宣传的多面手。他曾担任话剧《死亡线上》、《械斗》、《凤凰城》的主角,并自己制作道具。这些演出获得了成功,宣传了抗日救国思想。
    
    1939年5月,汕头青抗会成立了抗日儿童流动剧团,郑松涛任队长,在潮汕地区各县进行巡回宣传。这时,日军已侵入广东,潮汕即将沦陷。他的父亲专程从泰国回到家乡,要他到泰国去。他再次婉言谢绝了父亲的要求。
    
    1939年底,郑松涛调到澄海战工队。翌年4月27日,日、伪军300多人进犯苏南、樟东,包围战工队驻地——李氏宗词和乡公所。在危急时刻,他首先考虑的是别人的安危,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当他帮助多数队员越墙安全转移后,敌人已进入战工队的驻地。这时,只要他迅速越墙,仍可安全脱险。但他看到还有4名女队员没有脱险,毅然留下来,让女队员蹬踏自己的肩膀越墙。女队员们慌乱间延误了时间,5人全部被捕。
    
    郑松涛被捕后,敌人以金钱美女相诱,但他丝毫不为所动。敌人又一连三天对郑用尽种种酷刑,郑坚贞不屈,意志如钢。敌人毫无办法,最后,将郑的衣服脱光,问他:日本好,还是中国好?建设好,还是抗战好?郑坚定地回答:中国好!抗战好!郑每回答一句,敌人就让狼狗撕下他一片肉。如此反复多次。郑松涛被这种惨绝人寰的酷刑折磨得血肉模糊,几次昏厥过去,但他仍是这样回答。敌人黔驴技穷,残忍地将郑松涛砍首碎尸。临刑前,郑松涛已奄奄一息,他以最后的一点气力,呼喊“打倒日本侵略者!”“中国抗战必定胜利!”郑松涛壮烈牺牲时,年仅22岁。(来源:千龙网)
    

 

公共页右边
 
·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也是一条强国之路 (7-27)
·教育为根本 创新求发展 (7-19)
·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传承中华文化 (6-15)
·语言搭桥 文化存根 (6-10)
·发挥华裔新生代作用为中国发展做贡献 (5-18)
更多...
 
·洒向人间都是爱 惠泽江西情更浓 (8-11)
·福建惠安侨乡屿头村旅外乡贤兴学记 (7-18)
·澳门老人情系四川贫困孩子 (7-14)
·爱国侨领萧畹香小山村办学吸引千余山娃求学 (7-14)
·桂籍华人成立超:离乡离土不离根 (7-14)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rw@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