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半叶旅美华人移民珍贵资料现身
华声报讯:据美国《侨报》报道,第一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取得律师执照的华裔律师洪耀宗从1925年开业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麦卡锡时代停业,经历了美国华裔移民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洪耀宗开业时的大量档案已由其子洪振兴捐献给了杭亭顿图书馆。《洛杉矶时报》大幅跨页报道了洪振兴捐献的这批珍贵资料,并称其为“浓缩华埠时代的胶囊。” 在杭亭顿图书馆目前接受的约70箱洪耀宗开业档案中,包括了华裔女演员ANN MAY WONG以及首位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华裔摄影家的档案以及大法官刘成威家庭的移民资料,展现了华裔在美国奋斗成长融入主流社会的历史。 这部分档案中也包含了大量上世纪50年代之前“纸生仔”(PAPER SON)的移民资料。这些尚未对外公开的档案中,活生生地纪录了当时华埠中生活的部分华人是如何通过购买假移民文件,佯称是某华裔公民回中国与其妻子生产的儿子移民美国的。这批档案公开后,华埠老侨中有许多人将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祖先是通过“纸生仔”这个途径非法移民美国的。 这些纸生仔当年为了假戏真唱,在购买了某公民的移民资料之后,不得不将为其提供移民资料的“父亲”家庭情况亲属的姓名、年龄和在祖国的生活背景强记在脑中,以便抵美后应付移民局官员的盘问。在当时,美国天使岛即移民局官员审问这些“纸生仔”的场所。为了蒙混过关,美国某些专做“纸生仔”生意的律师还专门为其客人准备了全套的“父亲”家庭成员名单,甚至包括“父亲”在祖国的村庄的“地图”等。 当年,美国民局为了破获华人的“纸生仔”移民网,专门买通华人做线民为移民局提供情报。华埠内的华人商号等地也常有移民局或联调局官员闯入,对华人进行突击盘问以识别“纸生仔”的真伪。 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招认法案”,即只要假“纸生仔”向政府承认自己是假“纸生仔”即可免除被遣返的命运。这一法案出台后,华埠的“纸生仔”才开始有了平静的生活。 在洪振兴捐献的这批档案中还包括了1938年洛杉矶旧华埠改造时的大量资料,其中包括兴建新华埠的草图、图片等资料,是研究华埠发展不可多得的资料。 在这批捐献的资料中,还有当年蒋夫人宋美龄拜访华埠的珍贵图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