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剩馥 侨史敦煌 走过海丝之路的“侨批”(图)(2)

印尼三宝垄寄漳州侨批
“侨批”里的“侨”泛指海外的华侨、华人(侨胞),“批”在闽南、福州、潮汕等方言中是“信”的意思;两字合起来的简单解释,是指近代以来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国内眷属的书信(家书)汇款以及回批的统称。


该如何判断一封信函是不是侨批呢?据黄清海介绍,侨批需要有外附、有回批。而与普通国际封比较,侨批的最大区别还在于,它的投递方式不同。普通国际封,一般是寄信人直接到邮局投寄,邮差一般直接投放到邮箱。而侨批封,则由海外侨批局登门收批。国内信局将银和信登门派送,服务周到,一般做熟人熟客业务。

黄清海
除此之外,侨批、侨汇、侨信三者也是有所区别的。“简而言之,有钱(汇款)有信叫侨批;有钱 (汇款)无信叫侨汇(狭义);有信无钱叫侨信(国际信函)。”黄清海说。
“作为世界记忆遗产的侨批,其历史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经济贡献、情感沟通和传播与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三个方面。”黄清海说。
在以下这几封经过黄清海精心挑选所呈现的侨批,均由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东南亚国家寄往福建。它们漂洋过海、历经坎坷,记载了海上丝绸之路上难以割舍的血缘之情,记录了海外华侨和国内亲人联系中的点点滴滴,更蕴藏着那一份浓郁而厚重的乡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