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温州青年在5毫米宽竹简上 誊写战国“天书”

2017年02月16日 10:01   来源:温州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竹简上的字。
竹简上的字。

  温州网讯 在5毫米宽的竹简上写蝇头小字,而且还是临摹学界公认最难识读的“天书”——战国楚文字,这种高难度的活,征服它的并不是老学究,而是30岁出头、打扮时尚的永嘉籍青年书法家陈建胜。由他临摹的“四篇”共计2000多字的战国“楚竹书”,呈现了四篇先秦古书的原貌,现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国宝特展中展出,还可能赴德国展览。

  正是因为这位永嘉籍青年书法家,这批竹简复制品也“红”了起来,上海、北京等地媒体纷纷前来报道。前天,记者联系到远在外地的陈建胜,听他讲述了誊写战国“楚竹书”背后的故事。

  陈建胜临摹的四篇战国“楚竹书”

  《容成氏》:讲述了尧、舜、禹等禅让的故事。

  《卜书》:目前唯一一种讲怎么通过甲骨上的卜兆来判断凶吉的先秦时代的书。

  《周易》: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一本,除了跟传世本类似的内容外,还有一些从未见过的、意思尚不明确的红黑符号。

  《柬大王泊旱》:记载战国早期有关简王病疥和楚国大旱的两件轶事。

  上博“钦点”为其馆藏战国竹简临摹

  陈建胜,1983年出生于永嘉县大若岩镇玉泉村,从小受其父亲从事“修家谱”的影响,年纪轻轻就与方块汉字有了亲密接触,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最早读医药,又游学四方,先后毕业于中国美院、北京大学,现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书法篆刻硕士),并已修完华师大中文系古文字的博士课程。

陈建胜参加战国文字研讨会。 采访对象供图
陈建胜参加战国文字研讨会。 采访对象供图

  前天当记者联系到他时,他很谦虚地说:“我只做了点小事,不宜太多报道我个人,希望大家多关注这个国宝展,最好去现场看看。”他介绍,上海博物馆今年首个国宝特展的展出时间是1月23日—3月26日,此次展览包括甲骨、青铜器、金缕玉衣等国宝级文物。

  与甲骨、青铜器等其他国宝不同,战国竹简的质地非常脆弱,对温湿度、光源的要求都比较高,并不适合长期展示。而且这次展览不只是展示竹简的书法和内容,还要还原“简册”,也就是当时的一本“书”的状态,但原竹简都装在密闭的玻璃容器里,不能再打开拼合成篇了,所以这次选择以复制品方式展出。

  竹简临摹和一般书法临摹完全不同,需要找一个不仅要擅长书法,更要看懂上面的古文字的书法家。在寻找合适人选时,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葛亮找到了陈建胜。受上海博物馆的委托,陈建胜承担起了上博馆藏战国竹简复制品的书写工作,一共四篇。

  对于上博的此次“钦点”。陈建胜谦虚地说:“可能是因为目前古文字学家兼擅书法者较以往偏少,书法家中关注并深研古文字的也不多,而我碰巧是书法专业,这几年又在努力学习古文字。”

  在5毫米竹简上临摹最难认的“天书”

  商周秦汉时代的汉字主要以毛笔蘸墨书写在竹简或绢帛之上,目前可见的出土简帛时代以战国为最早。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竹简上面的文字是秦统一之后已经消亡的“楚文字”,也是目前学界公认最难识读的中国古文字,内容珍贵,是目前整个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陈建胜介绍,自己从去年7月初开始,便带着四篇竹简图版复印件和这几年手头正在写的一部书稿回到杭州“闭关”,查工具书和相关学术著作、论文来帮助研读这些文字,并作整体和局部的临写,体会不同材质造成的风格差异。

  在仅有5毫米宽的竹简上,写笔画这么复杂、构形这么奇特的古文字,难度可想而知。“由于上博藏的这批战国竹简并非直接来自考古出土所得文物,而是上世纪90年代初购于香港文物市场,有些简上的部分文字有残损和模糊,加之复印图版不清,竹简纹理常和字本身笔画有些重叠在一起甚至完全覆盖字本身。如果仅依样画葫芦,写出来的字就可能出错,不到位,且写起来不自然。”陈建胜说。

  为了能临摹出最接近真迹的作品,他每天的研读、练习时间不少于16小时,直到去年10月份才正式开始誊写。“四篇,2000多字,真正誊写只花费一周时间。”但陈建胜坦言,最难的是前前后后花了约半年时间查对研读,只有通篇读懂了再动笔,才能胸有成竹。

  陈建胜说,自己喜欢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慢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门深入,不太有目的性和功利心,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对于此次上博的委托,他也只称是给自己一次锻炼、学习的机会。

  预计今年将出版“古文字学”著作

  其实,陈建胜读的大学专业,最初并非与“古文字学”相关。他毕业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其间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为了生计奔走于南北多个城市。

  2006年,陈建胜毅然辞去工作,重新游学四方。近十年中,他在书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曾在宁波、北京举办“陈建胜书法展览”,并得到林剑丹、张如元、陈忠康等书法界前辈的欣赏和认可。他还通读古代文史书籍,数年间研读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多种古代典籍,并关注研读古文字学最新研究成果、著作。

  虽然他很年轻,打扮时尚、新潮,但他极其喜欢古文字。记者在他的微信朋友圈,看到的均是繁体字。他介绍,自己现在大多时间生活在上海和杭州,只在春节才有时间回老家几天。目前,自己手头正忙着写一部和“古文字学”经典著作《说文解字》有关的书稿。此书稿已写了近3年,计划今年完成出版。全书皆用毛笔书写,既兼顾外在的书法审美形式,又有内容的学术含量。期望将书法、古文字相结合,是他近十年来花精力最多的地方。

  陈建胜说:“文化需要传承,而非盲目创新。当下习书者甚夥,而鲜有志在通经闻道者。故‘学问’传承,有后继乏人之忧,多不识古人大体。予虽不才,不敢言大者,却有志乎踵武前贤,若在传承中得窥一点新意,并以此娱有涯之生,便足矣。”

  记者:刘娜筱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