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江门文博人四次赴京办文物展览 京城掀“侨旋风”

2017年03月21日 09:31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和衷共济 筑梦中华——孙中山与华侨专题展”吸引了众多领导嘉宾前来参观。
    “和衷共济 筑梦中华——孙中山与华侨专题展”吸引了众多领导嘉宾前来参观。

  近日,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文物天地》杂志以专题形式,首次综合性报道了近两年来江门文物展览的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江门文博系统赴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举办文物展览,尤其是四赴北京,掀起了令人称奇的“侨旋风”。

  “穷书生”赴京“赶考”

  江门文博人办外展,好比是“穷书生”“赶考”。

  2015年5月18日,他们在广州南越王博物馆举办江门“海丝”申遗展览,是江门市博物馆建馆30年来第一次走出“家门”。如果将其视为“乡试”的话,那么,此后他们四次赴京设展,则是“会试”和“殿试”:2015年8月25日,他们来到中国钱币博物馆,展出“金山伯的荣耀——近代江门五邑侨汇展”;2016年5月19日,他们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一门三院士 共筑中国梦”图片展;2016年7月21日,他们在水立方举办“金山伯的荣耀——中国侨都·江门近代侨汇展”;2016年11月1日,他们又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和衷共济 筑梦中华——孙中山与华侨专题展”。

  从未远足的“穷书生”为何要屡屡赴京挑战自己?江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刘利元说,这有着多方面的考虑:举办文物展览,可以通过真实的文物,向外讲述“中国第一侨乡”的故事;用创新的、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和展示广大华侨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加强江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宣传、提升江门的城市形象,提高中国侨都在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有效地锻炼队伍,为将江门华博馆打造成为代表中国华侨史的权威展馆练兵。

嘉宾参观“一门三院士 共筑中国梦”图片展。
嘉宾参观“一门三院士 共筑中国梦”图片展。

  文博人在京城亮出了“绝活”

  尽管,江门博物馆有着4万多件华侨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博物馆之首,但赴京设展,可不是在自家院子玩,展出门槛高,竞争激烈,如无过硬实力,连展出的机会都没有,要办就一定要办出水平!文博人憋着这股劲儿,在京城亮出了“绝活”:在推出文物展览的同时,做好“五个结合”,即:将展览与城市形象宣传相结合,与宣教活动相结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相结合,与侨乡文化专题讲座相结合,与文创产品推介相结合。

  在“金山伯的荣耀——近代江门五邑侨汇展”上,首尝“立体式”宣教展示,市博物馆首创的萌娃动漫代言人“华哥”与“侨妹”也“闪亮登场”;“一门三院士 共筑中国梦”图片展现场,展出了《欧洲战役史论》手稿;“金山伯的荣耀——中国侨都·江门近代侨汇展”现场,千名华裔青少年歌手观展……

  “我留意到观众和媒体记者都对展览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相当好评。”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留意到,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他们通过展览认识到了此前并不熟知的江门,以及华侨的感人故事;对于专家学者而言,他们觉得展出的资料很难得;对于在京的乡亲而言,他们无论多忙,都会抽空参观,比如“一门三院士 共筑中国梦”图片展,梁氏家族的30多人前来捧场……

  或许正是这些亮点,吸引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在内的多家媒体的关注,并进行了浓墨重彩地集中报道,京城掀起了“侨旋风”。

  “文物外展是特别好的宣传方式,投入小产出大。”刘利元半开玩笑地说,“中央各大媒体在重点时段、重要版面对江门文物展览集中报道,如果以广告形式对城市进行宣传的话,那不知得花多少钱。”

  江门市政府驻京联络处副主任马琳则表示,尽管多年来,他们利用驻京联络处的平台也努力做了一些对外宣传和联络工作,但相比较而言,其效果都不如展览直接和显著。

  文博人的拼劲是外展成功的关键

  那么,没有办展经验、缺乏办展资金和人脉资源的“穷书生”是如何打动京城观众的呢?

  刘利元及黄志强将做法简单概括为“八个一”:抓住一个时间节点;展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文物;有一套好的策划方案;至少有一个感人的精彩故事;有一个引人入胜的讲解;有一套让观众喜闻乐见的宣教活动;有一个能够帮助媒体人发掘亮点的新闻通稿;有一个高端的文化讲座。

  打铁还需自身硬,江门文博人的拼劲更是关键。

  据了解,江门博物馆现有17人,一拨是60后,一拨是80后,馆长黄志强是“老大哥”,尽管年龄最大,他依然奔波在前线。

  “虽然我有时候感觉快跑不动了,但看到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团队还冲在前面,我就觉得,自己没有理由不去跑。”黄志强说。

  他还讲到,为了推动江门文物展览走出去,省文物局发专函至京城文博场馆进行专题推荐,省文物局领导、市领导和市文广新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京推介我市文物展览,东奔西走,不遗余力。

  虽然江门市博物馆只有十几个人,但硬是在京城掀起了风浪。文博人非常“可爱”:为了省钱、省时间,他们两个人住一间房,经常吃庆丰包子“主席套餐”,甚至把火车当旅馆,整日连轴转。

  为了保证完成工作任务,江门文博人克服了许多困难。举行“金山伯的荣耀——近代江门五邑侨汇展”时,刚进单位的一位同志第一次到北京,首都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按照领导安排,他一家一家跑上门送请柬邀请中央媒体,布展时天安门广场就在眼前,阅兵仪式正在筹备中,他几次想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照个相,可是因为工作忙都没能成行;国家图书馆是9点开馆,在那里举行的“一门三院士 共筑中国梦”图片展首展于10点开始,当天早上6点多,一位同事不见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她不知道想了什么办法,竟然在开馆之前“混”了进去,提前将展览所需的100多份资料带到了展览场地。

  “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在刘利元看来,“他们以守护和传承侨乡历史文化为己任,是一群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想干事、能干事的人。”

  中国钱币博物馆展览部主任王纪洁评价说,江门文博人充分展现了爱岗敬业的态度,以及扎实的专业积累,不然很难将一个小题材的展览做得这么完美。

  “困难反而激发了我们的斗志,这是无敌的。”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表示,放眼以后,他们还将筹划推出更多更优质的华侨历史文化展览赴京展出,如“护照展”“华侨与铁路展”等,推动侨乡文化持续“走出去”。

  文/江门日报记者 周春锋 通讯员 叶娟 图片由江门市博物馆提供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