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江门建华侨义冢公园盼还原历史 专家学者建言(图)

2017年04月06日 09:18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金牛山华侨义冢于2001年5月被发现,约1500穴,2008年9月被列为江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牛山华侨义冢于2001年5月被发现,约1500穴,2008年9月被列为江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心香一瓣祭先人,唤来春风慰亡魂。随着清明公祭活动结束,新会华侨义冢公园项目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预计投入800多万元的项目,同时肩负着还原100多年前一段华侨血泪史的重任。消息一出,在新会、全市,甚至香港地区,都引起了关注。继听取香港专家意见后,新会将继续深入听取各方专家对这一项目的分析和意见建议。

  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要纪念新会华侨义冢?我们为什么要再三强调保护这段历史?华侨义冢本是墓地,如何跟公园相结合?专家的初步意见和看法是什么?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再次探访了华侨义冢。

  骨殖转运见证方参加公祭活动

  3月30日,新会区举行华侨义冢公祭活动,新会区领导,新会区文广新局、五邑大学和香港的学者,香港东华三院代表以及新会华侨中学的师生代表近150人齐聚新会金牛山华侨义冢前,拜祭先侨们。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大量的先友骨殖从海外运回家乡,香港东华三院是一个关键的中转站,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方。

3月30日,新会区举行华侨义冢公祭活动,各界人士来到金牛山华侨义冢,对先侨们进行拜祭。
3月30日,新会区举行华侨义冢公祭活动,各界人士来到金牛山华侨义冢,对先侨们进行拜祭。

  相对于以往的祭拜活动,本次公祭活动显得意义非凡。华侨义冢的保护和管理已被列入今年新会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清单,并提出合理利用开发文物资源,将新会华侨义冢发展为华侨义冢公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目前,新会保存较为完整的有两处华侨义冢,合计近2000穴,即为金牛山华侨义冢和黄坑海槐华侨义冢,它们属于城区城西片区,偏居城市一隅。

  在新会冈州大道西新会海关右斜对面的路口,沿着楼盘边上的道路直走就能找到金牛山义冢,这里是新会区规模最大的华侨义冢,于2001年5月被发现,约有1000多穴。金牛山义冢内部环境相当幽静,绿树成荫,坟头和墓碑经过修缮,保存得相当完好,墓区内铺设了沙灰路面、引水渠挡土墙,有效减少墓群受人为因素的破坏。近期,金牛山华侨义冢刚完成新一轮保护工程,在义冢周边加装了铁丝网护栏和大门,清理了原本堆放在门前的杂物垃圾,环境变好了。

  在金牛山华侨义冢的后土石碑上,记者发现刻有“仁安医院”四个字,字迹明显。据悉,金牛山华侨义冢所埋骨殖,都是当年仁安医院从香港东华三院接收回来的无主骨殖。义冢,也是由仁安医院选址建立的。仁安医院既是医院,也是慈善机构,经常委托善董向国内外人士劝捐,用于慈善事业。老一辈的新会人,都记得这所医院,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医院被拆除了,自此很长一段时间,“仁安医院”只存在于史料里。

  去年,新会区文物部门在会城城西片区的兽药厂征集到疑似仁安医院额匾的石匾,但被水泥填涂,无法辨认。近日,经过专业人士的处理,石匾本来面目终于重见天日,上书“仁安医院”四字,这也佐证了仁安医院旧址就在会城新盛街与北安北路交界的兽药厂一带,距离金牛山华侨义冢仅约2公里。

  黄坑海槐华侨义冢位于会城城西的高科技工业村内,穿过新会二轻机械厂厂区,从后门出来,再顺着一条小道拾级而上,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就可看见黄坑海槐华侨义冢。据介绍,1992年新会建设高科技工业村时,在此处发现了成片的墓碑,于是二轻机械厂出资十几万元,将墓地后移20米迁上后山,并翻新了墓地和石碑。

  这处墓地占地约一亩,整齐排列的墓冢有16行之多,墓穴达数百个。如今,每年清明节期间工厂的员工都会前来拜祭,多年来坚持扫墓的还有新会华侨中学的学生,一些华侨回乡探亲时也主动前来拜祭。

连续10多年,新会华侨中学师生每年都来到华侨义冢进行拜祭,校方认为,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素材。
连续10多年,新会华侨中学师生每年都来到华侨义冢进行拜祭,校方认为,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素材。

  保护华侨义冢让人们铭记历史

  时至今日,学者为什么再三强调要保护并纪念这一段历史?记者从今年参加华侨义冢公祭活动的香港学者那里找到了答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博士,已经是第四次前来拜祭新会华侨义冢,他说:“我并不是专门研究这段历史的,但是,我对它充满了兴趣,它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是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来到这里的。”

  丁新豹告诉记者,19世纪中叶,中国正处晚清时代,苦难与动乱交集,内忧外患。四邑(即现五邑一带)地区的老百姓,纷纷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北美、东南亚一带谋生。很多人客死他乡后,本人以及家人的夙愿就是,死后要原籍安葬,葬在亲人身边。这是中国人的传统。那个年代,先友(逝世的华侨)的骨殖由当地的华侨会馆或慈善机构运回家乡。当时,香港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点,从海外运回国内的骨殖首先来到香港,再通过广东各地的善堂接收回到家乡落地安葬。香港东华医院(现叫东华三院)是当时一个非常大的慈善机构,设有“东华义庄”。骨殖从国外运回来,先安放在东华义庄,再由他们和内地慈善机构合作,把骨殖运回家乡。多年无人认领的骨殖或是招魂箱,便集体安葬在新会金牛山等地,形成了现在的华侨义冢。

  “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很难想象,当年先辈们这份落叶归根的情怀。生既然回不到家乡,那么死也要回到家乡,和亲人团圆,和故土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孝道。”丁新豹说,“华侨义冢同时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的一段苦难历史,这是近代华侨史很重要的篇章,体现了中国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代代传承”。

  香港史研究者高添强曾在2004年,根据香港东华三院提供的信息,在欧济霖(已故,新会华侨义冢的权威研究专家)的带领下,他第一次来到金牛山华侨义冢,此行,他再次前来拜祭华侨义冢,感慨万分。“那时候,华侨义冢真的如一片荒地,只有一排排墓,很多墓还是残缺的,周围都是杂草,在欧老的带领下,我们一起除草、整理、祭拜,那时心中更多的是激动,规模这么大的华侨义冢,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高添强回忆道。

  “也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保护华侨义冢,首先,我要说的是,新会作为著名侨乡,华侨义冢就是地方华人华侨历史的有力佐证。所谓华侨义冢,即收埋无主华侨尸骸的墓地。那时,通过香港运回到新会的华侨骨殖成千上万,很多都被亲人领回安葬,剩下无主的,则由慈善机构选址安葬,虽说无主,但这些先侨们也应该、并且值得获得大家的尊重,义冢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华侨史,加大对义冢的保护和研究,是对华侨先辈的敬意与缅怀,也是对下一代尤其是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最好素材。”高添强告诉记者。

  同时,他也强调,保护华侨义冢,也是社会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记得我在东华三院查阅资料的时候,曾经看到一封1932年从加拿大一个华人会馆辗转寄来的书信,上面写到1931年曾托运1800多副骨殖返乡,但到了香港中转时,发现有少了一副,希望香港方面仔细排查,寻回骨殖。那时,我就被那一份浓浓的人文关怀所感动,他们并不认识骨殖的主人,但他们真的对这件事上了心。中国人讲究根,所谓落叶归根、魂归故里,也许就是对漂泊一生、受尽磨难的先侨们最好的慰藉。作为后人,我们怎么能置之不顾呢,社会发展的同时,人文关怀不能缺失。更应该让大家把血与泪铭记于心,时刻警醒后人,幸福来之不易。”高添强说。

  专家学者为华侨义冢公园建设出谋划策

  丁新豹说,有关华侨义冢,东华医院保存大约有四万份文献可以作为佐证,这家慈善机构做了功德无量的事情。

  很多人并不知道,香港东华医院是一家医院,实际上也是香港最早的华人慈善机构。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

  那么,香港东华医院保存有哪些文献?香港东华医院档案及历史文化总主人史秀英也来到华侨义冢进行拜祭,她告诉记者,东华医院成立于1870年,现在叫东华三院。当时,由海外的会馆向东华医院写信,请求接收海外运送回国的骨殖,然后再由东华医院致信给国内的善堂,再由善堂统一处理。其中“仁安医院”是经常跟东华医院联系的善堂之一。

  有关华侨义冢的文献,有日常记录骨殖的公文,形式各异,其中包括申请书、合约、出入庄保证书、登记册、收据等,还有海外船公司的提单子,有安葬的记录,有个人书信。一共涉及数万份,很多都已破损,需要修复。而医院方面,正在数码化这些资料。这些都是先侨完成落叶归根梦想的有力证据。

  “我们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很多信还提到招魂箱。实际上,这是找不到骨殖,但又怀着回家的梦想的先友。后人为了完成他(她)的夙愿,就把他(她)的‘魂魄’招到箱子里,运回来。实际上,这是一个空的箱子,什么都没有。而装着骨殖的箱子,都是骨骸,也没有什么随身的遗物。”史秀英说,“这些都是苦难的华侨,一生充满了艰辛。现在,我们在招募义工,一起整理这些资料,数码化并保存起来,但是工作量非常大。但我们知道,这段历史非常重要,对下一代的教育很有意义。如果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向新会方面提供这些资料,帮助新会方面把华侨义冢的历史还原”。

  当得知新会提出建设华侨义冢公园时,香港以及五邑大学的专家、学者,纷纷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丁新豹认为,华侨义冢是一个非常庄严的地方,提出公园概念可以,但是要分清楚公园和墓园的概念。公园是休闲场所,这里是墓园。华侨义冢,不建议布置成公园的样子,但是可以有公园的氛围和环境,这样,才能把义冢保护起来,对外开放,让市民前来参观,让更多年轻人接受教育。

  五邑大学副教授谭金花认为,当年,义冢为什么选址在这些地方,应该是有讲究的,并不是随便作出的选择。因此,政府提出要保护华侨义冢时,首先要尽量尊重并保持这里的格局。“如果公园的设计尊重这样的传统文化,会让这些灵魂更加安息。”谭金花十分认真地说。

  “我们的设计不是为了保护而建设一个公园。不能用一般城市规划的思路对待中国传统的坟墓。设计者首先要怀着崇敬的心来做设计,要尊重这里的环境和灵魂,不要因为做设计而做设计。在做设计的时候,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做景观的时候,比如树、坟墓等,就不能随便移动。”谭金花认为。

日前,经过专业人士处理,仁安医院石匾本来面目重见天日。
日前,经过专业人士处理,仁安医院石匾本来面目重见天日。

  记者手记

  不能忘却的纪念

  冢,高而大的坟。然而,凡是第一次走进华侨义冢的人,总会有暗暗吃惊的感受。有别于普通的坟墓,华侨义冢藏身在隐蔽的山间,被杂草、绿树紧紧包围,草丛中,那些墓碑是那么的矮小,一排排紧凑地挨着,和旁边的杂草齐高,似乎不愿意让人们知道它们的存在。而这样的存在,又似乎是刻意在与周边环境保持距离和神秘感,不想惊扰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站在一块块斑驳的石碑前,你能感受到这里包含着沧桑、无奈与寂寞。

  成百上千的华侨先辈们,默默地葬在这片土地上,历经100多年的风雨。而拨开这一切,在义冢的背后,却是一部令人震惊的华侨血泪史。

  两个世纪前,五邑大地的乡亲,为了生存下去,不惜背井离乡、舍弃亲人,远渡重洋,来到异国他乡谋生。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苦工,他们生前饱受磨难,历尽艰辛,最后客死他乡。生不能回家,死也要和故土融合在一起,这是当年华侨们人生最后的夙愿。为了帮助他们圆梦,于是,会馆、义庄、善堂、海内外机构纷纷联手,并将各个环节串联起来。一盒盒骨殖经过海运,停靠、交接、认领、义葬,最终走完叶落根之路,先侨们入土为安,漂泊的游魂在故乡得以安息。

  华侨义冢,是这片大地的先人们的一部血泪史。用专家的话说,我们今天来纪念他们,就是要把血与泪铭记于心,时刻警醒后人,幸福来之不易。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冯瑶君 钟珍玲

【责任编辑:马莹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