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
4月22日晚,一场莆仙戏在福建省莆田市文甲码头一剧场演出。 张斌 摄
4月22日晚,一场莆仙戏在福建省莆田市文甲码头一剧场演出。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是中国现存古老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千百年来流行于莆田及周边的兴化方言地区,现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始于唐,盛于明清,是中国古老剧种之一。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受莆田城乡各地老百姓的欢迎。 张斌 摄
4月22日晚,莆仙戏演员在剧场后台自己化妆。 张斌 摄
4月22日晚,莆仙戏演员在剧场后台热身,准备登台演出。 张斌 摄
4月22日晚,化完妆的莆仙戏演员在剧场后台准备登台演出。 张斌 摄
4月22日晚,化完妆的莆仙戏演员在剧场后台准备登台演出。 张斌 摄
4月22日晚,一场莆仙戏在福建省莆田市文甲码头一剧场演出。 张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