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青田2017年新增百岁老人25位 长寿奥秘是啥?

2017年04月26日 10:32   来源:青田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盛世多人瑞,古县出寿星。据(青田)县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青田县年末总人口数553302,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91513,8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16536,9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2158,100岁以上39人(实岁)。2017年新增百岁老人25人(虚岁),增长数居于全丽水首位。

  在这64位百岁老人中,女性要多于男性(女性有46位,男性18位)。女性最年长的年龄为108岁,男性最年长的为102岁。

  那么,我县老人有哪些“长寿经”?我县在养老服务上又有什么举措?近日,记者走访了县民政局、养生办、孝文化促进会以及几位百岁老人,一探究竟。

  好山好水让人更长寿

  “现在,青田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市民的休闲方式也增多了,人的心情也就好了,尤其是近几年,青田在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生态环境变好了,百岁老人的数量呈现增多趋势也不足为奇。”县养生养老指导中心副主任王豪灵介绍说,这也是百岁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环境好、生活好、心态好、人长寿。世界卫生组织把90岁以上的老人定义为长寿老人,联合国则将百万人口中有75位以上百岁老人作为长寿地区的划分标准。青田县2015年户籍人口538311人,80以上的16536人,90岁以上的2158人,100岁以上的64人,是个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的确,健康的身体离不开优质的环境。近年来,青田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2015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 PM2.5平均浓度35 微克/立方米,在全省十三个同类县考核中排名第一。2016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每立方米,优良率和PM2.5浓度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改善。

  此外,县省控、市控、县控、交界断面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质保持在Ⅱ类及Ⅱ类以上标准,其中达到Ⅰ类标准的断面有30%,50%的断面水质均高于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2017年第一季度,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优良天数达84天,优良率达94.4%,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每立方米,优良率和PM2.5浓度与去年同期持平。县省控、市控、县控、交界断面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质保持在Ⅱ类及Ⅱ类以上标准,其中达到Ⅰ类标准的断面有20%,80%的断面水质均高于水环境功能区要求。近两年,我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指数)位列全市前五位(丽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列全省第一)。

  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创建,截至目前,已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32个、市级生态村“满堂红”,省级绿色矿山11家、省级绿色家庭26户、省级绿色学校13所,并创建两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

  孝德文化助养长寿老人

  “除了基因、物质、自然水土条件外,也与青田本地的饮食及人文环境有关。”县孝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建存认为,青田百岁寿星多,与青田的孝文化也分不开。他说,青田是千年古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孝”文化在青田深深扎根,青田人自古重孝重义,孝敬老人成风,为老人健康长寿提供了必要保障。

  据了解,在青田,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间团体及个人,都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老人活动,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和服务。

  自2012年9月,我县成立孝文化研究会,以推动我县孝文化研究事业发展之后,各乡镇根据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定位,相继推出文化礼堂与“老人幸福食堂”配套建设模式,积极传承弘扬孝老爱老传统美德,为当地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免费提供生活照料和文化服务,实现了青田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这些“幸福食堂”和运行经费主要来自全县社会各界的捐助,当地村民们也会自发为食堂捐赠米、油、菜或人力支持,确保幸福食堂长效运行。同时,县、乡镇也对新建的和每年正常开放260天以上的“幸福食堂”予以2万至5万元的经费补助。使得我县养老、敬老、爱老成为自觉行动,形成社会风尚。

  政府推进养老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县发布了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到2030年,打造国际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华侨养生养老名城。”王豪灵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县按照“休闲乐园、养生家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县域各地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的优势。目前,已谋划了石溪瓯畔颐苑养老中心、太阳岛国际养生休闲综合体、雅岙养生养老度假区等多个项目,着力构筑形成“一核三区六基地”的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总体发展格局。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精心安排、精细服务,让老年人过上更加幸福的长寿生活。2017年,县政府将全面提速养老服务业发展,多招出击打好服务牌,让全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居、老有所医。

  “自2012年6月28日开始,我县为90周岁及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全县范围内新增的90岁高龄老人,每人发放一次性奖励金1000元,新增的100岁老人,每人发放一次性奖励金5000元。”县民政局老龄办工作人员李章丽表示,除了对新增的高龄老人有一次性奖励外,还会对80周岁以上老人按月发放高龄补贴。此外,还会在重阳节、春节等节日进行走访慰问。

  2017年4月9日,浙江首个以休闲养生为主题的社会组织——青田县休闲养生俱乐部正式成立。该俱乐部每年将安排多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养生主题活动,把休闲养生与旅游进行有机融合,根据不同季节,按照“食养、药养、水养、文养、体养”这五养的相应要求,开展旅游观光、娱乐健身、身心调理、美食烹饪、雅趣赏析等相关活动。

  同时,将推行幸福居家养老新模式,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创建“幸福食堂+健康保健+居家照料+邻里互动”幸福居家养老示范村50个,新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幸福食堂)25个。此外,2017年还将计划完成160名养老护理员和1800名家庭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任务。加强养老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寿星访谈

  陈茂兰:规律饮食 早睡早起

  4月末的天气已经渐渐有些闷热,在前往百岁老人陈茂兰的家中时,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走不完的石子路,和持续往上的台阶。当到达陈茂兰的家后,才发现这是山口镇雅陈村杜山村地势最高的一幢房子。

  陈茂兰和妻子留岳翠住在二楼,走上楼梯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客厅,一台冰箱,一个煤气灶、一张饭桌、两把椅子、几张小凳子,这是这个客厅一眼所望的物品。两把椅子紧紧地挨在一起,夫妻两正坐在椅子上,感受着阳台吹来的风。

  看到记者过来,留岳翠立马起身,步伐平稳地走了过来。当得知记者来意后,她便很开心地拉着记者坐下。

  环绕客厅一圈,虽然只有几样简陋的家具,但是房间却被留岳翠打扫得干干净净,地上没有一丝垃圾。

  在接待我们坐下后,留岳翠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并时不时地拿起陈茂兰的手,慢慢地为他按摩,疏通经脉。已经102岁的陈茂兰最近腿脚有些不方便,只能坐在椅子上。因为耳背的毛病,有时候我们需要说话很大声,他才会听得到一些。大部分时间,都是妻子留岳翠在和我们交流。

  因为在农田里干了一辈子的活,陈茂兰看起来皮肤比较黑,但是有神的双眼显示着他的精气神。早年的陈茂兰也抽烟喝酒,但是自从2014年肺里出了点问题,在医生的嘱咐下戒了烟酒。

  现在的陈茂兰,每天坚持早上5点起床,晚上7点入睡的作息规律,饮食也是粗茶淡饭,不沾荤腥。因为腿脚的不便,他只能在早晨和傍晚,拄着拐杖一步步走向阳台,活动活动身体,看看朝霞和晚霞,感受山野间的鸟鸣声。

  吴阿奶:长期劳作 强身健体

  九点多的阳光在洒在山间的小路上,融合着晨间的微凉,让人觉得舒适。在鹤城街道金田村,百岁老人吴阿奶正坐在自家的门口,拐杖放在一边,手中捧着暖炉,闲适地晒着太阳。

  “我现在几乎离不开暖炉,离开暖炉我就不乐意。”在和吴阿奶的交谈中,记者发现她手里一直捧着这个暖炉,时不时地把手放在上面,来回轻抚。天气已经开始转热,暖炉中也并没有烧红的碳可以取暖。但是吴阿奶一刻未曾离开暖炉,那神情就像是小孩子找到了自己喜爱的玩具一般。

  虽然吴阿奶已经102岁了,但是她还能够很顺畅地和大家交流,采访过程中,她条理分明,口齿清晰。一头银发被发箍捋向后方,双眼有神地看着大家。

  因为家境的原因,吴阿奶6岁就开始放牛,天还未亮,就早早起来去田间开始一天的劳作生活。16岁,吴阿奶嫁到夫家,却并没有改变她的生活方式,依然与田地相伴。

  也许正是这几十年的田地劳作,让吴阿奶有着健康的身体,也养成了她一刻都闲不下来的性格。在93岁时,她还能够在家附近的田地里种蔬菜、养家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甚至是现在,已经102岁的她,还会偶尔自己洗脸、烧饭、洗澡。

  吴阿奶一生几乎没得过什么大病,感冒咳嗽也很少。每天早上三四点起床,傍晚五六点睡下。

  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经历过了战乱、贫苦,却也让吴阿奶拥有了勤俭节约的品质。在见到吴阿奶后,记者便留意到了她身上所穿的衣服。那是一件很有年代感的衣服,青色的麻布料、侧边系扣的风格。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件衣服是吴阿奶自己做的,而且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

  经历过苦的生活后,才知道甜的珍贵。吴阿奶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感受着农村的朴实无华、贴近最真的大自然,珍惜当下的每一天。

  朱翠仙:心胸开阔 不钻牛角尖

  “现在我妈身体还好,就是听力方面有些不好,说话也比较难听懂。”走进朱翠仙的家,就看到她女儿张葱娥正在熬粥。而朱翠仙则坐在客厅的软椅上,深深地皱纹印在脸上,刻出了岁月的痕迹。

  将煮熟的粥盛好一碗后,加了点芝麻酱,张葱娥就端着这碗粥来到了朱翠仙的身边。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张葱娥仔细地吹着调羹上的粥,待到感觉不烫了以后,就把粥喂向自己的母亲。而此时,朱翠仙也会“听话”的张开嘴巴,把粥吃进去。每吃一口,张葱娥就会用手里的纸巾轻拭她母亲嘴,替她擦去嘴边的粥。

  据张葱娥介绍,朱翠仙喜欢吃蔬菜、鱼、肉。但是由于现在无法吃得动硬的食物,便很少吃鱼、肉了。但是张葱娥也会时常买来这些菜,将它们煮烂、或者碾成末,将它们加进粥中,来拌着给老人吃。

  朱翠仙已经101岁了,小时候生活在油竹,后来嫁到了秋炉坑村,就一直生活在这里。同其他的长寿老人一样,朱翠仙从小也生活在普通人家,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下地干活,处理家务。而这也练就了她健康的身体。

  除了健康的身体外,朱翠仙还有着平和的心态。张葱娥说,她母亲在日常生活中,遇事心胸开阔,不钻牛角尖,也不记仇。并且在这百年岁月中,无大起大落,少大喜大怒。饮食很有节制,作息有规律,这些都是她长寿的重要原因。

  如今,朱翠仙家五世同堂,第五代重孙也已经有七八岁了。现在家里就女儿张葱娥陪在身边,其他子孙则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从外地赶回来陪伴老人。

【责任编辑:马莹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