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一带一路”千帆竞 南粤港口逞风流

2017年05月14日 16:5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绿野葳蕤,生机勃勃。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北京,聚焦曾经放飞亚太梦想的雁栖湖畔。人们期待这一开创性的历史盛会,书写世界各国携手前进的历史新篇。

  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广东自秦汉时期起就拥有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进出港口。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由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文协、珠江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评选中,各地的古港遗风也让观众沉醉其中。在湛江徐闻古港至今仍较完整地保存了千年前的八卦航标灯座遗址,在广州黄埔古港也还能依稀看见当时繁盛的贸易往来……南粤古港虽历经岁月磨蚀,但风采依旧。而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鼓舞之下,广东的新港口更是乘风而上,熠熠发光,再次成为新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进出港口。

  广州南沙港,往来航船汽笛长鸣,巨型集装箱不停装卸,无数商品从这里进出国门。在深圳,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三。从蛇口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出发,环游世界不再是梦想。

  而从东莞出发的中欧列车,正在将广东制造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各个国家。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白云机场,根据发展目标,到2020年的客运量达8000万人次,货运量达250万吨,至2030年客运量过亿人次,货运量超500万吨。时移势易,广东与世界的联系再也不是仅仅依靠海运,而发展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高速连接方式。

  汇聚力量齐发展,真诚合作换共赢。

  南粤大地自古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如今,从经济到人文,从官方到民间,从现实到未来,广东继续担负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使命。共商、共建、共享,方能合作共赢。广东的新港口正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以顺势而为的主动担当,用全球化的思维,为打造绿色、健康、智力、和平的新丝绸之路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湛江徐闻古港(资料图片)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而处在中国大陆最南边的湛江徐闻古港,便是秦汉时期重要的出海港口。《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曰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无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黄支之南,有已不程国,汉之绎使自此还矣。”西汉朝廷派出绎使率领的船队,沿着民间贸易开发的海上航线,到达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东南海岸和斯里兰卡等地。

  茂名博贺古港(上图为博贺古港开渔仪式,资料图片)

  茂名博贺古港有千年历史,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博贺港早在南朝就开辟了海上航路,与广州和海外来往通商。公元714年,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即海关)管辖对外贸易,1518年广州“市舶司”迁至电白区博贺港。当时,博贺港一度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对外贸易口岸。

  黄埔古港(南方日报记者张由琼 摄)

  黄埔古港位于今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街石基村。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 地处一小岛。水边地区叫“浦”。水中的陆地日“洲”,所以取村名为“凰洲”或“凤浦”,后演变成为“黄埔”之名。清朝年间黄埔古港因仿古船瑞典“哥德堡号”来访而重建。“哥德堡”号商船由瑞典东印度公司于1783年建造,曾经三次抵达广州,航行海上丝绸之路。

  汕头樟林古港(南方日报记者张伟伟 摄)

  汕头清朝中叶的樟林古港与南宋时期的福建泉州港、元明时的漳州月港同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三个重要起源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清代康、乾年间,樟林是广东较大港口之一,是潮州红头船航泊的基地。北上沪、津、西至雷、琼,南下可达安南、暹罗、马来亚诸地。当时,潮州活动贸易的兴起,使樟林迅速趋于繁荣,樟林的先辈,移居海外的也日益增多。

  新港口 东莞中欧列车(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 摄)

  2016年4月14日下午,满载着家电、家具、机械配件、通讯器材等产品的X8426次中欧铁路集装箱班列缓缓驶出东莞石龙站,一路北上,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和地区,预计19天后到达13000公里外的德国杜伊斯堡。这是目前国内运距最长的中欧班列。“双向班列”的开行不仅打通了珠三角地区货物走出国门的通道,也畅通了一条境外货物通往珠三角地区的环保通道。 2017年4月11日,新增中欧班列X8426从东莞石龙出发,它将开往俄罗斯卡卢加州沃尔西诺。

  深圳港口(南方日报记者鲁力 摄)

  2016年,深圳港口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三。其中太子湾邮轮母港建设完成后将成为华南地区唯一的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全球最大的邮轮可以在这里停靠,太子湾并将成为深圳通连香港、走向世界的“海上门户”。环游世界的梦想将成为现实。同时广东还有珠海、佛山、潮汕揭等多个地市的机场,共同组建了强大的航空网络。

  航空港(资料图片)

  作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广东的航空港建设不可谓不发达。白云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枢纽,根据发展目标,到2020年的客运量达8000万人次,货运量达250万吨,至2030年客运量过亿人次,货运量超500万吨。而深圳机场也迈进“大航站区+双跑道”时代,年旅客吞吐量由2010年的2671万人次增至2015年的3972万人次。

  南沙港(南方日报记者梁文祥 摄)

  截至2016年3月底南沙港区已开通65条国际航线增加了班轮密度,53条“穿梭巴士”集装箱驳船支线已基本覆盖珠三角港口群,15个无水港已将集货敛货体系辐射到泛珠领域,并积极推行国际AEO互认制度,建立了粤港跨境货栈(超级中国干线)。随着广州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地处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南沙港区,将成为华南地区连接国际和国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桥头堡。

  文:南方日报记者 王良珏 王瑾

  统筹:秦文纲

【责任编辑:马莹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