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保护温州特色古建筑风貌 延续侨乡历史文脉

2017年05月17日 14:08   来源:温州日报瓯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工作人员为全国“三普”登录点上标识牌。
工作人员为全国“三普”登录点上标识牌。

  温州日报记者 王民悦 通讯员 施素娇

  一直以来,城市开发与历史建筑的存留被视为难以调和的矛盾,考验着各级政府与城市建设者的智慧和执行力。2016年8月,温州市在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紧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城中村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保护特色风貌,延续历史文脉。《通知》不仅明确对文保单位、文保点依法实施保护,且对具有一定价值、却未被列入文保名录的传统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古树名木进行调查评估,由属地政府确定保护方案予以落实。近一年来,瓯海区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切实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脉的关系,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深入一线排摸 第一时间修缮 留住老城家底

  去年5月,在《通知》出台前,瓯海区文广新局就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和社会热心人士召开“城中村改造中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座谈会,广开言路、群策群力,集中探讨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留。11月,瓯海区更是率兄弟县(市、区)之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全区列入“三普”的不可移动文物登录点进行排查、建档和影像采集。

  该小组由瓯海区文广新局牵头组织实施,得到了50余位属地镇街文化员和业余文保员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协助。在历时3个月的走访中,他们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地探寻乡村郊野的每一个隐秘角落。局里的90后孙亚,负责的是仙岩、丽岙、茶山等南面片区,除“三普”登录点外,她还发现至少有五六十处保存较好的普通古民居,让人颇为震撼。在泽雅片区当小组向导的刘伯森也感言:虽是土生土长,但有些老房还是第一次见,很是惊喜。

  据瓯海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姜军介绍,此次排查涉及的477处文物登录点遍布在全区251个行政村的巷头村尾,主要有民居、桥亭、庙宇、古墓等。然而,一直以来,随着各类工程开发建设和村庄改造等情况,不少古建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乃至永远消失。另外,很多尚有老人居住的木质老房,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保安全”“促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近日,瓯海区文广新局给每一处登录点都挂上一张标有文物编号、建筑物名称与年份的红色“身份证”,以接受更广泛的社会监督,并率全市之先推行区政府与各镇街签订责任书,每月组织安全巡查,及时记录各类问题,向文化(文物)、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报告。同时,进一步加大督查力量,完善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情况通报和问责制度,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监督,依法查处擅自迁移、拆除和故意损毁等行为,并向社会公开处理结果。此外,利用瓯海区治水公益基金300万元,对水岸边急需修缮的十处古桥古亭等展开修缮工作。

全国“三普”登录点——泽雅镇吴坑村吴金松民居。
全国“三普”登录点——泽雅镇吴坑村吴金松民居。

  目前,部分被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面临拆除的不可移动文物得以保留下来,如茶山街道山根村的6处古民居,三垟园底村的高俊青老宅门台等。

  本月初,瓯海区政府还出台了《瓯海区农村住宅房屋改造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属于D级危房的“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将采用房屋置换、货币安置等方式进行处置,并落实资金予以原址保留修缮、利用或进行异地迁移保护,保护加固方案将根据不同级别由相应的文化部门核定。

  事实上,与有明确“身份”的各级文保单位相比,“三普”登录点的保护管理法律条款较为弱势。市文保所副所长黄培量说,这些尚未核定公布为各级文保单位的文物登录点,在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中几乎找不到相关法条,有时只能在公众关注下才会保留,命运堪忧。而各区、县内没有核定为登录点的历史建筑,更是没有统一的鉴定标准和保护规定。

  “虽然没有明确的年限规定,但并非所有上了年代的房子都值得保留。”黄培量认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可参照不可移动文物登录点的评估和管理标准,一般是指具有一定历史、人文、科学和艺术价值,与历史人物、事件相关,或有地标性、文化意义的,能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保存较好的优秀建(构)筑物,以原址原地保护为最佳,其次是异地迁移或保留有价值的构件。

  目前,纳入瓯海区大拆大整范围的不可移动文物大多属于古民居,部分位于历史文化村范围内的传统老建筑将参照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执行,予以分类保护、规划。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区范围内,一些传统民居的空间结构、人文环境能集中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宗法情感和礼乐气氛,具有很高的建筑文化价值,如抬梁式的中堂、精致的外廊梁架、各异的斗拱样式。但在排查中发现,一些建筑主体经过风化整体保存较难,但某些局部建筑如门台等保存相对较好,因此急需选择一处地块,对其予以迁移分类保护,再现和恢复当地原有民居的空间布局、建筑样式及装饰陈设,建成原汁原味反映温州传统民居文化风格的参观样板。同时也希望能够按片区设置若干仓库,专门收集落架的古构件,便于今后用于其他文物建筑或历史建筑的修缮,以及新景观的规划与建设等。

  融入景观建设 探索多元发展 古民居重获新生

  “留住古建筑,不光是要留住皇宫别墅,还要留住我们自己真正的房屋。” 56岁的孙耀仁是景山街道净水村孙家老宅的后人,今年初特地从北京赶来,住守着这座岁月斑驳的百年老宅。老宅建于清代中期,坐北朝南,由东、西两大院落式建筑组成。如今,岁月侵蚀,年久失修,西院落损毁严重,已是面目全非,只有东院落还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走进东院,往昔芳华依稀可辨。砖石木构,白墙黑瓦,立柱飞檐,精工细雕随处可见……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合院式建筑,尽显灵秀婉约的气质。

  “小时候,族人结婚、过节都是在院子里。” 孙耀仁回忆说,老宅不仅见证了家族的辉煌,也承载着后人的美好的回忆。

  据了解,作为“三普”登录点的孙宅,日后将融入“极力道公园”的规划建设中,将被原址保留下来,在公园建设中得以保护利用。

  和孙宅一样得到保护利用的,还有茶山山根村的姜立昌民居等6处传统建筑。经瓯海区文广新局与属地街道、旅游局协商,确定本体建筑不拆,并有机地融入整村开发的旅创项目,列入今年瓯海区政府工作重点项目中。

  此外,潘桥街道的民俗展示馆,也是保护性利用民居建筑的一个范例。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展示馆摆放着500多件老物件,其中不乏100多年历史的龙床,清代的帽笼等。它们的主人叫李汇华,今年68岁,原是一名油漆工,因有浓厚的乡土情结,便萌生了收藏农村生活用品的念头,一“淘”就是十几载,“虽称不上什么宝贝,但每一件都是活着的历史,能给后代留下些记忆”。

  展示馆原是温籍知名歌手吴涤清的旧居,以美式建筑风格为主,建筑材料大部分从海外空运而来。去年6月,林桥头村开展征迁工作,吴涤清主动配合签约腾空。那时,李汇华的老家也被纳入征迁范围,心爱的宝贝无处安放成了问题。于是,街道相关负责人多次协商,决定把吴涤清旧居改造成民俗展示馆,无偿存放老物件。

  李汇华兴奋地说:“没想到,城中村改造整出了一个展示馆,现在来参观的人很多,成了景点!”

  吴涤清也倍感欣慰:“原来觉得被拆了可惜,现在如愿保留了寄托乡愁的初衷,希望老物件能够延续城中村的独有文化。”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此轮城中村改造中,瓯海有一批热心家乡民间文化的拾遗者,他们自发组织,前往梧田街道、三垟街道等地“抢收”。老房子的条石、老青砖、石础、砖木石雕、古井栏、石柱、老木料、老门台……只要是他们觉得有价值的老构件,就都安排工人手工拆下,一一收集。其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热心人表示,现在的建筑材料是用机器来加工,过去是手工。手工的东西永远是有温度、有情感的。“收藏老构件不仅仅是爱好,更希望日后能向世人展示,它的用途也很多,比如用来打造仿古建筑、融入景观建设等。”

  实际上,这些设想已经落地。早在2014年,瓯海区政府就制定了《温瑞塘河(瓯海大道-南白象)沿河民办博物馆建设方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不久的将来,在温瑞塘河沿岸将建成7个专题民办博物馆。在建筑风格上,展馆主体须传承温州当地传统建筑或代表性建筑。这些博物馆平均占地约6000平方米,在选址、资金、供地、审批等方面可享受政府支持与优惠。

  方案出台后,很多企业、收藏家表达意向。

  目前,已确定4家民办博物馆投建单位,其中一座温州石刻造像艺术馆的建筑主体材料用的就是老房子被拆除后的石材。

  “我们要开放保护利用意识,对明确列入拆迁对象但尚未拆除的普通古民居,搭建民间收藏家与民居所有人、当地镇街的沟通桥梁。”瓯海区文广新局党组成员周和敏认为,在建筑整体拆除之前,由民间收藏家自行拆移、落架,不仅有效避免了古建筑的野蛮拆除,也缓减了政府的收藏压力。

  接下来,瓯海区文广新局将对全区60个涉及城中村改造的行政村进行梳理, 提出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八个一”工作机制,罗列出文物古建筑保护利用责任清单,纳入年度考核,并对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具有一定价值的古建筑,制定认养保护办法,向社会公开征集领养人(单位),根据“不改变原状”及“修旧如故”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利用。同时也鼓励政府机构、单位团体、社会居民通过筹款捐助等方式,拓宽社会资金进入文物保护利用的渠道,发动各界设立优秀历史文化发展与保护基金,共同致力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此外,广纳志士,召集一批热心公益、奉献文化的具有专业背景人士、业余文保员、乡村干部及其它社会民众,建立一个专业人才智囊库,招募一支义工志愿服务队,鼓励更多的力量参与到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中来,并在此基础上,由文化(文物)部门牵头,组建包括住建、民政、地方志等部门以及专家、社会公众代表的文物审查委员会,对全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价值评估,对拆除范围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措施进行审查核定,共同推进全民参与的古建筑保护新模式。

  “我们要文化寻根,充分尊重本地特有的文化历史,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实现城市改造与文物保护相融共赢。”在瓯海区文广新局局长王珧珽看来,这是每个地方文化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图片由瓯海区文广新局提供)

【责任编辑:丁海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