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唱出侨乡新生活 村话民歌入选海南省非遗项目

2017年05月22日 10:57   来源:南国都市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村民唱村话民歌,为即兴演唱,有情歌对唱,有集体唱。(图片来源:南海网)
    村民唱村话民歌,为即兴演唱,有情歌对唱,有集体唱。(图片来源:南海网)

  南国都市报 记者 易帆/文 刘孙谋/图

  近日,在刚刚公布的海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海南村话民歌郝然在列,让人们再次关注到这朵扎根绽放海南文化土壤的奇葩。得到“非遗”项目扶持后,海南村话民歌将走得更远、更好。

  村民闲来把歌唱 村话民歌表达生活情感

  千百年来,在古老的昌化江一带,历史人口变迁演化过程中,孕育出了独特的语言——村话,也孕育出了独特的民歌文化。村话又称哥隆话、琼山土话,主要分布在昌江昌化镇、东方三家镇、琼山羊山地区和海口市西郊等地,是海南省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方言。

  村话民歌不仅是村话人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他们记录和传承文化历史的方式,村话幽默、风趣,常常是歌手一句还未唱罢,听众的笑声就滚滚而来。

  “村里的老人们在劳作完、聚会、或有节假日时,就会坐在树头唱村话民歌。”昌化镇耐村村委会村民李朝明告诉记者,自小他就在老人们的熏陶下,喜欢上了哼唱村话民歌。李朝明今年72岁,退休后,他就拿着扬琴,到村头巷尾一边弹一边唱,李朝明说,歌声总能吸引很多听众。

  2014年,海南村话民歌协会成立,李朝明成了最早的一批会员,他对村话民歌有着一定研究。村话民歌多以情歌为主,书写历史、抒发表达生活感情的歌曲也很多,而唱腔比较多元化,长音、长腔、短腔都有涉及,音调丰富。“在村话民歌里,有很多首歌曲类似现在的音乐剧,几名歌手扮演不同的角色,用歌曲向听众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朝明说,村话民歌成了村民的集体娱乐方式。

  曾经难以流传 如今配乐配曲走上大舞台

  “吃完晚饭便到村里跟女孩子交朋友,但走来走去都没一个女孩子理我,于是我坐在台阶上,听着鸟儿歌唱……”在昌江文化馆里,村话民歌传承人之一、海南村话民歌协会会长何永兰和李朝明,弹着扬琴,在欢快的伴奏下,歌曲郎朗上口,十分动听。“原本,村话民歌是没有配乐的,我们几个商量后,把村话民歌加上了配乐,听众评价都很不错。”何永兰说,以前的村话民歌都是清唱,难免觉得单调,村话民歌往往只在村话流传的地方传播,难以流传更广,但加上了扬琴、唢呐等民族乐器的配乐,现如今的村话民歌也走上了大舞台,在各大文艺晚会上演唱,听众越来越多。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城里发展,村里仅剩下老人、小孩,加上村话民歌由于语言的限制、流行歌曲的冲击、人们娱乐形式的增多,现在会唱村话民歌的人越来越少,发展一度遇到瓶颈。

  “加上配乐是突破之一,实际在近年来,我们还做了不少改变。”何永兰告诉记者,以前的村话民歌也只是口口相传,没有歌谱,也没能翻译成普通话,在流传上受到了很多限制。2011年,《海南东方-昌江村话民歌精选集》编著精选了200首海南村话民歌的经典之作,通过文字记录了海南村话民歌的歌词大意,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了文字记载,却没有乐谱记录。这一点却给了何永兰提示,她提议,将海南村话民歌配上乐谱,让更多的人学习、流传。

  传唱历史故事 如今村歌创作仍寓教于民

  村话人喜欢通过民歌讲述自己知道的历史,连村庄史、家族史也不例外。此外,村话民歌也是村话人用来记事的,村中奇特的石头、村外古老的墓碑、一条河流一棵树都会出现在他们的歌曲中,他们把自己的故事与这些东西联系起来,让石头也生动起来……村话民歌的这些特点,正是它的独特魅力。古村话民歌里,就有不少歌曲是唱一个历史故事,需要7、8个人一起分角色来唱,让听众知晓故事道理。

  “村话人把历史故事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歌曲,然后一代代地传唱,既是一种娱乐的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何永兰说,现如今,村话民歌把寓教于民的优点给传承了下来。在她今年创作的歌曲里,《年年都有九月九》,就是写的村里的老人穿上寿衣一起吃饭的美好景象,歌颂生活美好;而在昌江文化晚会上演出《讲到吸毒气到死》,则是把真实的吸毒康复人员的故事写到歌里,起到教育作用。“今年我就写了15首歌,这些歌里,有吸取新的音乐元素创新,也有保留村话民歌的优点精华。”何永兰说。

  列入非遗项目 走进校园让更多年轻人学习

  随着在各大文艺晚会演出、把村话民歌刻录成光盘、向村民们免费赠送收藏等,现如今,海南村话民歌的流传越来越广,加入村话民歌协会的会员也渐多,今年53岁的文春千就是其中一个。“我是在跳广场舞的时候听到村话民歌的,感觉节奏很欢快,很好听,就想来学一学。”文春千告诉记者,她加入村话民歌协会,跟着传承人何永兰学习,练了三个月,也学会好几首歌,“练歌并不枯燥,在音调把握不好的时候,老师一字一句地教,非常有耐心。”文春千说。

  海南村话民歌还走进了校园,昌江思源学校每周都有村话民歌课,有不少学生来学。“现在海南村话民歌被列入了非遗项目,今后还会有更广泛的流传和发展。”何永兰说。

【责任编辑:丁海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