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莆田制陶匠郭少贵与他的新窑记忆(图)

2017年06月07日 16:04   来源:莆田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第一眼见到郭少贵,他正坐在家门前一张小凳子上,拿着画笔埋头勾勒着一幅麒麟画,为朋友的小孙子提供绘画启蒙素材。从事了一辈子土陶制艺的郭少贵曾经是盖尾镇新窑村手艺最好的制陶匠,如今,这门他最得意的手艺却没有了用武之地。

  “南京北京,不如仙游窑边”

  看见记者来访,郭少贵便放下手中画笔,为记者简单展示起土陶制作工艺。他转身从家中拿出一块窑土,放在案上,经手中一阵揉、捏,一只造型简单生动的泥龙便跃然案上,再经竹片等自制工具雕刻勾勒,龙身上便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鳞片,形象愈加丰满。

  当然,这只是土陶制艺的一个简单展示,新窑村一直沿袭的制陶方式古老而复杂:先将窑土浆泡,经揉、和,使窑土有黏性和强度,再捏坯成型,经削、刮、刻后一一晾干,接着彩绘上釉,最后装进窑灶炉火烧制,散热后出窑。土陶的选料、捏坯、彩绘、雕花、上釉、烧制、晾干等前后有十几道工序,全部需要用手工完成。土陶制品看似古朴、笨拙,但需要极其精细的功夫。

  “南京北京,不如仙游窑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句方言熟语曾经风靡仙游大地,说的便是新窑村的制陶业繁荣时,求陶者络绎不绝,守在窑边等着陶器出炉。郭少贵告诉记者,新窑村因陶窑作坊而名,清初郭姓来此建窑,1953年农业合作化时,新窑村致力发展传统制陶业,主要生产水缸、谷缸、水管、烟囱以及碗、碟、花盆、香炉等各类陶器制品,产品销往全省各地。

  仿古陶器曾远销海外

  郭少贵学制陶也是在那个陶器鼎盛的时期,那时候全村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制陶行业,他14岁起便跟着村里人学习。“以前没什么娱乐方式,对小孩子来说,捏泥也是种乐趣。”郭少贵说道,制陶对他来说也是兴趣使然,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大人们捏泥制陶,上小学时还曾经得过全校捏泥比赛第一名。

  正式从事这一行后,郭少贵也是得心应手,渐渐展露了他过人的天赋,当时村里有一个制陶技艺等级评定,共分十个等级,郭少贵便是最高的十级制陶匠。

  上世纪八十年代,陶器渐渐被塑料、金属制品所取代,开始式微。村里的很多手艺人纷纷转行,郭少贵却凭着自己过人的技艺转型仿古陶器,用一手雕、刻、画的绝活为传统生活土陶制品赋予了生命力,小到兽型口哨,大到佛像制品,根据客户需求,他都能一一完成,产品经加工,更是远销欧、美、东南亚国家。几年前,还时常有外地客商慕名来村里寻访他,他曾受邀到南平一家陶瓷厂帮忙做陶器模型,前两年还被西安某商家聘请去制作兵马俑复制品。

  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又在做古董啊。”郭少贵在制作土陶时,经过的乡邻看见纷纷打趣。郭少贵告诉记者,近年来,不时有记者前来采访他,就在一个月前还有几个香港的记者来过。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手艺如今只剩给记者们展示的机会了。

  “毕竟是被时代淘汰的东西,有客人也是小众。”郭少贵说道,即使在陶器最鼎盛的时期,手艺人的收入也仅仅比打工者高出一点,到了现在,仿古陶器市场也一直在走下坡路。郭少贵家中还保存着一批他前几年制成的“八卦狮”,至今还没有销完。

  “制陶的收入难以维系生活,哪有年轻人会去干这行。”据郭少贵介绍,如今,新窑村制陶匠从上千人减至不足百人,现有的制陶匠基本上都是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制陶行业正面临青黄不接的时期,后继乏人。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