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3个项目“升级”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报讯 10日是中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首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晋江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晋江市博物馆举行,紧扣“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主题,举办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全面展示了晋江市近年来的非遗保护成果,亮点纷呈。
10日的启动仪式上还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第七批泉州市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晋江市民间文学类的“李五传说”、传统技艺类的“衙口花生制作技艺”和“安海庐山国佛雕技艺”3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晋江灯谜的蔡玛利、泉州南音的龚锦仪、晋江深沪褒歌的王秋帆、高甲戏的陈莉莉、南派布袋戏(晋江)的林静如、泉州刣狮(晋江狮阵)的吴声荣、潘山庙宇木雕的郑鲍淑、晋江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黄世春、磁灶陶器烧制技艺的吴松森等9人,被列入泉州市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启动仪式上举行了《晋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的首发仪式,“晋江市文化体育网”也正式上线发布。当天,晋江市文化中心还举行了济群法师《禅意人生·心灵创造幸福》的专题讲座,《禅意人生·琴道与茶道》演出。
作为晋江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从10日晚开始,晋江市第十一届南音演唱节将于每天晚上7:30在晋江市文化中心广场举行。
为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晋江市深厚的历史积淀,提高青少年学生对文物的保护意识,由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东石镇人民政府、晋江市侨声中学联合主办,晋江市传统文化促进会承办的“文物保护进校园”活动也在侨声中学拉开序幕,先后开展了历史讲座、传统拓片技艺体验及辩论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