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团队研制抗癌药物 每千克成本降低上万

温州网讯 用水作溶剂,替代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从源头上防止和控制污染的产生,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排放,研制出系列含氮杂环药物中间体。这就是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陈久喜带领4名研究生做出的研究,日前,这项研究获得浙江省第15届挑战杯比赛一等奖。
药物中间体,简单地说就是药物“原材料”,等后期制作成品药物时,可以用上这些原材料进行配方。长期致力药物中间体研究的陈久喜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介绍,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中间体,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比如支气管炎、直肠癌等。
但目前,针对复杂结构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成本高,而且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溶剂等,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那么怎样把绿色化学的理念引入到药物中间体的合成中,采用无毒、无害或价格低廉的物质为原料,实现从工艺源头上消除或大幅度降低安全和环境隐患就是陈久喜团队的研究目标。
经过两年多的攻克,他们终于成功研制了用水替代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使生产过程更绿色、更安全,从源头上防止和控制污染的产生,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排放,还用成本600元/千克的原料取代68500元/千克的原料,让原料成本下降了100倍。陈久喜介绍,他们通过对结构进行改造,丰富了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品种,研制出有抗癌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