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感动文昌”十大年度人物事迹纵览(组图)(2)

2017年06月30日 11:10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文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符致明:

  为残障孩子 撑起一片蓝天

符致明
符致明

  今年41岁的符致明是文昌市东郊镇人,在高中时,因为家中长辈在民政系统工作,他曾多次见到残疾人、残障儿童,尤其是聋哑人,虽然四肢健全,生活却更加困难。长期的耳濡目染,符致明对聋哑人的生活可以说是感同身受。

  从那时起,符致明心中就有一个坚定的方向:自己要为这些聋哑人出一份力,最起码要帮助他们生活自理。高考填报志愿时,符致明选择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2001年秋,符致明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来到文昌特殊教育学校任教。

  在16载特殊教育生涯中,符致明用慈父般的爱浇灌着特殊的孩子们,呵护这些脆弱、“折翼”的孩子们健康成长,成为他们无声世界里的领路人。

  这些听力有残疾、智力有障碍的孩子因为生理缺陷,基本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符致明首先教听力有残疾的孩子们学习中国手语,让孩子们能通过手语进行交流。在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生活自理方面,符致明更是像父亲一样关爱,他每天天不亮就到学校,教孩子们铺床叠被,课后,带着孩子们做游戏,饭点,看着孩子们吃饭,夜晚,还要照顾孩子们入睡。

  点评:用慈父般的爱,为残障人士撑起一片蓝天,师者德无疆!

  公坡镇茂园村村民韩仲元:

  花甲乡贤心系故乡 绘蓝图带村民走富路

韩仲元
韩仲元

  韩仲元是土生土长的公坡镇茂园村人,已年过花甲。早年当过兵、经过商,长期在外的经历让他有思想、有头脑、有见识。尤其在事业有成后,韩仲元看到乡亲们仍然思想守旧,生活窘迫,他更加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努力帮助大家。

  茂园村共有22户152人,人口不多,但受地势低洼、村道路况差、村民思想保守等因素影响,村民收入低。韩仲元多方奔走,2010年争取到市交通局支持,把进出村子唯一的道路硬化。受自然条件限制,茂园村常年来 “六旱七涝”,村民种植水稻、胡椒、反季节瓜菜等传统农作物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颗粒无收。韩仲元引导村民种植莲藕,2016年村里挖了10亩荷塘,种下莲藕。在公坡镇政府的牵线下,文昌市工商联(总商会)到茂园村考察,韩仲元把村子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成功引来了黑山羊养殖产业,至今已养殖130只黑山羊。

  韩仲元为家乡的发展不遗余力,每个星期都要从海口的住处回到村子两趟。今年,韩仲元四处找设计公司、设计院,帮助村子进行规划。在韩仲元的积极奔走下,一家设计院免费帮村子进行了整村规划。

  在心系家乡的“乡贤”韩仲元的带领下,茂园村在不久的将来“大变样”,村民大伙实现“就地致富,不离乡不离土”。

  点评:心系故乡,年过花甲,绘蓝图带村民走致富路,真乡贤也!

  蓬莱镇边寨村村民冯益华:

  婆婆当妈嫂当姐 孝老敬亲人人夸

冯益华
冯益华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文昌市蓬莱镇边寨村就有一位好儿媳、好弟媳冯益华,她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4年直至安详去世,嫂子因病做完手术后,她继续照顾嫂子,52岁冯益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道的涵义。

  婆婆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冯益华一日三餐做饭时都会特意把米饭煮软些,肉、菜都会尽量切小切碎,让婆婆吃得更容易些。

  2006年,婆婆因脑血栓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天不亮,冯益华就起床生火做早餐。一日三餐,冯益华都要小心翼翼把瘫痪在床的婆婆扶靠在床头,一口一口地喂婆婆吃饭。婆婆吃饭慢,冯益华没有一次不耐烦,总是耐心地等婆婆咀嚼完一口接着再喂一口,整个喂饭过程要半个多小时,等婆婆吃完饭,她安顿婆婆躺下,自己再去吃饭。为防止婆婆生褥疮,冯益华每天都要多次给婆婆翻身,擦洗身体;婆婆瘫痪在床无法行动,冯益华便给婆婆接大小便。

  2015年,冯益华的二嫂因患病做了一次大手术,手术后回家修养。每天,冯益华都会到二嫂家,给二嫂按摩,帮助她做恢复性训练。曾道政要下地干农活,冯益华每天都会帮忙做饭,喂二嫂吃完饭,自己再回家做饭。每天冯益华除了给二嫂按摩,做饭外,她还要帮忙换洗衣物。经过冯益华半年多的精心照顾,二嫂可以下地缓慢走路。

  点评:把婆婆当成母亲照顾,把二嫂就是姐姐,乡村媳妇成孝道美德之典范!

  志愿者张宗飞:

  为公益付出热情 为生命点亮希望

张宗飞
张宗飞

  在文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有着同样的梦想和追求,他们付出却不求回报……他们对溺水者打捞救援,为在校学生、单位企业传授防溺水知识,在台风中救援,给老人免费发放黄手环,他们就是文昌蓝天救援队筹建队,30多岁的张宗飞是他们的队长。

  20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文昌市翁田镇登陆,张宗飞种植的胡椒、菠萝蜜等在超强台风中全部被毁。虽然遭受巨大损失,张宗飞没有抢救损失,而是当起了“向导”。张宗飞结识了许多救援队员们,他被深深打动了,主动申请加入蓝天救援队获批准。当救援行动结束后,省外的蓝天救援队队员陆续离开,张宗飞到了三亚蓝天救援队开始进行急救知识、溺水救援等系统培训。张宗飞在培训时一刻都不敢马虎,因为他知道一个急救动作的规范与否,很可能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延续。

  2016年4月10日,在文昌市应急办的支持下,文昌市蓝天救援队筹建队宣布正式成立,它的建立为文昌市应急救援队伍增加一股新的力量,推动了民间救援体系的发展。

  2016年4月份,在文昌地区发起2次“用心关爱让爱回家”黄手环免费发放活动;参加过多起在文昌,海口,澄迈等市县的溺水事件免费打捞救援;参加14场“防减灾进校园之防溺水讲座”;组织2次文昌火箭首发期间观测点周边海上安全保障志愿服务。

  点评:为公益付出,点亮生的希望,值得年轻人学习!

  冯坡镇冯坡村村民黄宏昌:

  助人为乐不计回报 “雷锋三公”传美名

黄宏昌
黄宏昌

  文昌市冯坡镇冯坡村83岁老人黄宏昌多年来热心帮助别人,总是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手而不求回报,心地善良的他被大家尊称“雷锋三公”。黄宏昌在家中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小时候的贫困,让黄宏昌懂得生活的不易,大家的互相帮助,更让黄宏昌感受到温暖。正是因为吃过苦,所以看到别人吃苦,黄宏昌就想帮助他们。

  1978年,生活越来越好的黄宏昌在冯坡镇开了一家食店,卖些茶水、副食品。镇上一些孤寡老人、困难孩子都得到黄宏昌的帮助,他经常送些食品给他们,年关将至,他总是竭尽所能给他们送点米、送点肉。冯坡镇下村仔村的杨日山一家人因巨额医药费陷入困境,黄宏昌听说后,揣着1万元给他们送了过去。但为了省几块钱的三轮车费,80多岁高龄的黄宏昌是走过去的。冯坡村委会60多岁的村民黄远东,两儿子都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难以工作,全家靠他一个人种胡椒维持生计,黄宏昌给他送去1.6万元。

  黄宏昌与村干部商量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给每家贫困户购买50株泰国精品椰子苗,并每户借助2万元用于购买牛羊。黄宏昌对有需要的人慷慨,但自己的生活却显得非常“小气”。他和老伴住在木工店里,房间就只有两张床、一个柜子,做饭还是烧柴,房里的空调还是儿子多次要求才安上的。

  点评:八旬老人学“雷锋”,助人为乐,不计回报,为老而尊之典范!(其月)

【责任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