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江门推动“厕所革命” 助力乡村振兴、旅游发展

2018年09月04日 11:0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升级改造后,范罗岗公共卫生间变身“小洋楼”。郑琦 摄
升级改造后,范罗岗公共卫生间变身“小洋楼”。郑琦 摄

  厕所革命 江门在行动

  编者按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

  去年(2017年)12月,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把“厕所革命”与制定城市品质提升计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旅游发展和公共配套服务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好厕所“有和无”“多和少”“好与差”的问题,推动“厕所革命”向纵深发展,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在7月27日召开的江门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林应武再次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重点推进“厕所革命”。

  江门的“厕所革命”进行得如何?过去两周,南方日报记者“兵分多路”,在城区、农村等地随机走访调查,发现有的地方以科技创造人情味,有的则仍然脏乱差少。今日,《南方日报·江门观察》推出“厕所革命江门在行动”特别报道,敬请垂注。

  采写:郑琦 黄烨倩 李文轩

  A 面

  “明星公厕”有颜值更有内涵

  当前,江门市“厕所革命”正在大力推进中,2018年全市拟新建、改造城市公厕76座,现已完成56座。笔者走访发现,升级改造后的公厕不仅颜值大有提升,而且增添了烘手机、自动感应冲水系统、母婴室等人性化设备,获得市民广泛的好评。当中,更是涌现出一批“明星公厕”,成为三区四市推进“厕所革命”的参考样本。

  蓬江启明里公厕▶▶外观像别墅 新添烘手机

  走进毗邻蓬江大桥的石湾历史文化街区,穿街过巷,几分钟后即可看到一座崭新、明亮的两层小楼。中午时分,几个住在附近的阿姨买菜回来经过此地,笑着与另一名刚从厕所出来的阿姨打招呼:“新厕所环境是不是比以前好多了?你现在享受到别墅式厕所啦!”

  启明里公厕位于文旅开发项目区域内,周边遍布没有自建厕所的旧居民楼,再加上毗邻石湾历史文化街区,日常如厕人流量较大。公厕旁的一间美容店老板说,改造前的启明里公厕同样是一栋两层小楼,但十分破旧,异味很重。

  为此,蓬江区环卫局和白沙街道办结合文旅开发项目,以旅游公厕标准对启明里公厕进行升级改造,近日已完成改造工程,重新对外开放。笔者在现场看到,公厕外部墙身安装了琉璃瓦窗花,古朴而不失大气,“颜值”明显提升。

  除了“颜值高”,新的启明里公厕还兼具实用性,新添了烘手机、自动感应冲水系统、水龙头、无障碍设施等,新建了第三卫生间和母婴室。厕所的墙壁都贴上了瓷砖,地面铺设了防滑地砖,室内环境干爽又明亮,空气中没有异味。

  蓬江范罗岗公厕▶▶古朴“小洋楼” 能方便也能歇脚

  范罗岗公共卫生间是江门市的“明星公厕”,因位于蓬江区地王广场商圈和范罗岗小学等热闹之地附近,这里的“访客”络绎不绝。从外观看,这更像是一座古朴又传统的两层小洋楼,样式简单却新颖。公厕门前的树下,常有带着行李的游客在此乘凉。

  范罗岗公共卫生间建于上世纪80年代,设施老旧。2016年,蓬江区环卫局对范罗岗卫生间进行升级改造,投入约33.3万元对走廊、屋檐、外墙进行翻新,还调整内部厕格,增添装饰,同时增加了哺乳间和休闲空间,改建无障碍厕所。2017年2月竣工并对市民免费开放。

  改造后,男、女厕所内部均设有更衣室、工具房、独立坐厕、蹲位,每格厕位都设有挂衣钩、文明指示标识等便民设施,并使用自动感应或脚踏式冲水阀。

  在人性化设计方面,无障碍厕间专门设置配备座便器、无障碍通道。在母婴室,分为三格哺乳间,可为多位同时需要喂哺的妈妈提供隐蔽的空间,设有婴儿换片护理台以及婴儿专用座椅、婴儿专用厕格,供应暖水,方便妈妈帮助婴儿清洗。男女厕所内,利用原有的窗台设计为每格厕位配置置物台,供市民如厕时放置随身携带的小件行李。

  范罗岗公共卫生间具有侨乡特色,集日常生活、商贸旅游、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逛街逛累了,还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谁曾想到公共厕所还兼备了‘休息站’这个功能。”在公厕外长椅上乘凉的市民李阿姨说,“以前我觉得,公厕都是很脏的,味道很重,范罗岗公厕改变了我的看法。”

  新会公园路公厕▶▶设置物板 配小孩专用马桶

  近日,新会区公园路旁的一座用青砖建成的小楼成为了附近居民眼中的“网红”去处,砖红色的瓦片,朱红的囱窗,门前的小花圃与旁边的艇仔湖公园相映成趣。然而,这一所古色古香的小楼却有着不一样的身份——公厕。

  “现在的公厕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卫生条件很好,设备也是新的,没有了异味。”市民黄先生向笔者称赞厕所卫生的改善。

  笔者观察发现,公园路卫生间改造进一步升级了厕所内部的便民配置,不仅设置了置物板、挂衣架、镜子、洗手液,还有配备镶嵌式垃圾箱、独立坐便器等。另外,在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上,卫生间灯光、洗手台、如厕冲水等设备采用智能感应系统,在便民惠民中同时做到节能环保。

  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共卫生间区域中第三卫生间和母婴室的改造十分亲民,针对不同群众的需求,配置了母婴设备、残疾人专用如厕设备。

  另外,笔者还发现,新改造的公厕在细节上也下了功夫:洗手台以及垃圾箱的位置适当降低,厕所内配套了抓杆、扶手以及外部的盲道。“附近是公园和学校,所以有不少家长会带着小孩子过来玩,现在公厕还配备了小孩子专用的马桶,的确方便许多,”市民叶女士指了指第三卫生间里的蓝色小马桶告诉笔者,“还挺可爱的。”

  新会骑虎西公厕▶▶市民路过不再捂着鼻子

  “来来来,过来看一看有什么需要的,我们这里的商品又好又便宜!”在新会区骑虎西路的两旁,不停传来摊档售货员的叫卖声,附近还有一些居民坐在小巷边上摇着扇子乘凉休憩。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店主钟先生十分开心,“生意比起以前有所改善,以前人们经过的时候都捂着鼻子匆匆走过,现在可好多了。”

  钟先生介绍,带来这一改变却是因为一件别人眼里似乎“微不足道”的事情——骑虎西卫生间的“公厕革命”。

  据介绍,骑虎西卫生间前身是典型的老式旧公厕,卫生环境问题一直被附近居民诟病,室内常有遗留的排泄物,走道积水,垃圾堆放未能及时清理,导致公厕周围弥漫难闻的异味,并成为老鼠等“四害”横行的“天堂”。“我的商铺刚好就在公厕的旁边,以前还有老鼠咬坏商品。

  升级改造后,原先斑驳的水泥外墙重新粉饰修建,并翻新室内环境、重新布局空间,另外,新增了风扇、镜子、置物台、洗手液等便民设备,完成大“变脸”的公厕与以往大不相同。“公厕卫生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清理。”坐在小巷边乘凉的李大爷称赞道,“这是真的惠民、便民的好举措。”

  江海白水带公厕▶▶增设公共淋浴室 有风扇和座椅

  直饮机、母婴室、淋浴室、无障碍厕所……位于江门白水带风景区内的示范性公厕经高标准规划改造后,引起众多市民、游客的关注。

  这座外观造型简约低调的示范性公厕,建设在白水带风景区第二牌坊停车场的一侧,掩映在绿树之中,不时有晨运归来的市民进出,附近也有不少市民歇息乘凉。记者在现场看到,升级改造完工后的公厕,不仅配置了全自动化冲水系统设备,还在母婴室内配置了风扇、座椅和洗手台,在无障碍卫生间、男女卫生间各装置了一个带有自动冲洗、烘干夜间照明功能的智能马桶。

  “由于景区人流量比较大,而且平时也会有比较多市民前来爬山、做运动,所以我们在改造厕所时,尤其注重便民设施的配套完善。”白水带风景区管理处主任黎明介绍说,景区内的厕所升级侧重人性化的设计考量。

  市民刘女士很满意公共淋浴室的增设:“这样的设计挺好,运动完一身汗水,能马上洗澡,感觉整个人都变轻松了。”市民李先生也对改造后的公厕赞不绝口,“整体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干净无异味。”

  走进该公厕,记者看到地面整洁无积水,没有闻到令人不适的异味,洗手台被弄湿之后,还有穿着制服的管理人员及时上前清理。“我们景区内每个公厕都安排了专人负责卫生清洁,确保地面干净无积水、内部通风无异味。”黎明说。

  B 面

  部分公厕仍是卫生死角

  “厕所革命”非一日之功。笔者走访发现,尽管江门“厕所革命”已见成效,但不管是城区还是农村,仍有不少公厕等待改造。这些未升级改造的公厕,普通存在卫生差、有异味、设备旧等问题,成为城市环境的卫生死角,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

  义兴里公厕▶▶未进入便闻到一阵恶臭

  近日,为了解“厕所革命”在农村的推进情况,记者特意走访调查了多地的农村公厕,发现蓬江、江海、新会的大部分农村公厕已经完成改造工程,但还有部分偏远村落的公厕保留着上个世纪的原样。

  在江海区礼乐新民义兴里附近,有两个农村公厕尚未完成改造。第一个公厕位于义兴里村边,紧挨着农田,旁边还有篮球场和黄大仙庙。公厕占地面积不大,男厕有5个厕位、女厕有3个厕位,厕位以半人高砖砌墙体隔开,采用传统的手动舀水冲厕方式。

  第二个厕所在村子的另一端,建在河渠边上,外墙瓷砖多有剥落、破损,内里是旧式沟厕的形式,以半人高的隔断墙隔出两个厕间,门边是长满青苔的储水池,以头盔作水瓢。记者未走进公厕便闻到一阵恶臭,公厕内部墙面、地板更是积了厚厚的泥垢。

  村民欧伯告诉记者,由于公厕在村子边上,使用的人不多,卫生管理很难及时跟进,“水槽那么脏,很多人上完厕所之后是不想舀水冲厕所的。”另外,由于公厕是旧式沟渠设计,臭味难闻,长年累月下来也容易变成卫生死角。

  民生路公厕▶▶男女厕位比例不符合要求

  自动感应冲水设备、智能灯光感应系统、双母婴设施、双残疾人专用如厕设施……在人来人往的新会民生路街头,一座公厕的升级改造颇费心思。然而,当笔者比较它的男女厕位比例时,发现只有1:1,而非《《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规定的2:3或1:2。

  近日,记者走访多地新建公厕发现,新会民生路公厕改建忽略男女厕位比例问题并非孤例,即使是被列入示范公厕名单的新会公园路公厕,男女厕位数量分别是11个和12个,同样不符合建设标准。

  早在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将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的比例提高到3∶2,人流量较大地区为2∶1。《江门市推进“厕所革命”进一步提升城镇公共厕所服务水平工作实施方案》也要求,新建和改建城镇公厕,要重视对女性、老人、婴幼儿和残疾人的保障,人流集中场所厕所女性厕位和男性厕位的比例不小于2:1。

  前有统一规范的公厕建设标准,后有地方具体细化的工作指导方案,为何公厕的设计图纸上仍会忽略女性如厕需求?对此,江门市人大代表、房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汉文分析,在推进公厕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受限于原有的格局,调整男女厕位比例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其次,相比老幼、残疾人的用厕需求,女性的需求尚未引起更大的重视。

  长塘里公厕▶▶门锁坏了四年没人修

  长塘里公厕建在长塘社区公园旁边,距离蓬江市场大约100米,是市场及周边档口店主、买菜市民的另一个“方便”去处。从外观上评价,公厕还不算太残旧,记者走进才发现设施破损严重,女厕位门锁坏了一半。“我来这边卖菜有4年了,门锁也坏了四年没人修。”梁女士说。

  市民许先生反映,这个公厕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很多设施设备已损坏,无人修理,而且时常会因为用水紧张而“臭气熏天”。“卫生清洁不到位可以向保洁工人反映,但门锁坏设施坏还真不知道能向谁投诉。”

  就女厕而言,记者发现6个独立厕间中,有3个门锁已坏,还有1个无法使用;洗手盆处的水龙头时好时坏。虽然门锁、水龙头等设施已损坏大半,时而没水用,但是因为靠近市场,且卫生环境相对较好,公厕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据记者观察,十分钟内,就有十多个人走进厕所。

  由于公厕地基较高,进厕所之前要经过一条长约3米的斜坡。斜坡为水泥地面,两侧安装有扶手。“一到下雨天,这个斜坡就会变得很滑,老人家很容易在这摔倒。”去附近市场买菜的叶婆婆表示,如果公厕要改造,希望可以考虑老年人、残疾人如厕的需求。

  对于公厕的改造升级,叶婆婆特别有想法:“现在的冲水装置按钮都安装得太高,对老人家不友好。如果可以换成脚踏式的,既可以方便老人、小孩,又能使大家便后自觉冲厕。”

  荷塘镇中心广场公厕▶▶无障碍卫生间配套不齐全

  无障碍厕位间没有抓杆,母婴护理台布满灰尘……笔者走访发现,由于使用人群不多,部分改造或新建公厕第三卫生间的配套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

  自推进“厕所革命”以来,蓬江区荷塘镇先后投入了100万元,建造及升级镇建成区范围内的公厕和卫生户厕。其中,位于镇中心广场的公厕约投入23万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翻新了外墙立面,完善了工具房、无障碍卫生间等配套空间。

  然而,这个号称按照星级公厕建设标准进行改造的公厕,它的无障碍卫生间设施配套并不完善。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偌大的无障碍卫生间只有大小两个坐便器和一个洗手台,盲道、抓杆和儿童洗手盆等设施却不见踪影。

  对此,荷塘镇环卫局相关负责人回应:“我们也不是很了解情况。按照公厕改造标准,这些抓杆应该是配套安装的,可能是被人撬走了吧。”而对于盲道和儿童洗手盆,该负责人表示,公厕改造设计时没有留意到这些细节,日后会继续整改完善。

  上述现象并非孤例。在江海区五四村的改造公厕内,记者看到无障碍厕位间两侧虽安装有抓杆,但抓杆上锈迹斑斑;另一侧,可折叠的母婴护理台落满了灰尘。村民何伯告诉记者,因为使用第三卫生间的人不多,所以它的清洁频率不高。

  蓬江市场公厕▶▶又脏又臭 卫生条件堪忧

  提起蓬江市场二楼的公厕,不少档主抱怨,“是以前的老厕所,隔间无门”“又脏又臭,一秒都不想多待”“地面常年有积水,我有几次差点滑倒”……记者走访发现,由于这个公厕距离蓬江市场最近,使用的人不少,但每天清扫的次数仅有一次,脏臭程度可以想象。

  未见其影,先闻其臭。笔者看到,公厕门边是一滩长满青苔的积水,未走进去便有一阵恶臭扑鼻而来。公厕内,地面潮湿,水管随意堆放在洗手台上,男女卫生间入口处各有一个储水槽,水龙头在滴水,墙壁多处贴有标语提醒:“地面湿滑,小心滑倒。”

  公厕除了常年潮湿之外,卫生死角也不少。笔者看见,过道旁、角落里随处可见断了柄的扫把、拖把、垃圾铲和腐朽的木椅家具,还有捆扎起来沾满污泥的泡沫板。隔间内,纸巾、卫生巾随意丢放在垃圾篮外面。

  此外,该公厕的排气窗口距离地面仅约50厘米,“旧公厕都是这样的,无遮无掩,没有隐私可言。”市民杨姨话语中充满无奈。

  不少市民表示,如果这个公厕可以被改造,希望首先是做好公厕的卫生保洁,保持地面干爽,通风良好无臭味;其次是改造成有侧门遮掩的隔间,加高排气窗台位置。根据《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双层公共厕所上层窗台距离楼地面最小高度应为1.5米。

【责任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