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记载厦门抗战史实 开战壕防日军侵入内地(图)

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刻接来示,内云:橄榄岭及胡井开寻战壕以防日军侵入内地。闻之,在外诸心均不安。儿窃思禀慈亲全家来仰,而中途日舰日机横行乱炸,且于日军之禽性,尺素难言。兹者,此后日军若迫近同安之时,合宜闪避耳……
端肃敬请
福安!
叶福祥 禀上
廿六年十二月一日
此侨批于1937年12月1日由缅甸仰光寄往同安西门外莲花山,此时,与同安一水之遥的金门已被日军占领。
“七七事变”后,日本法西斯加紧了对华南的侵略步伐。在福建,日本侵略军首先于1937年10月占领金门岛及小金门岛(烈屿乡)。之后,日军以金门为据点,不断地对福建沿海进行狂轰滥炸。1938年5月初,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用航空母舰装载20多架飞机、海军陆战队1000余人,进攻厦门。5月13日,厦门岛沦陷。1939年春夏,侵略军对福建沿海进行封锁,占据各大岛屿。日本侵略军在福建沿海用野蛮的法西斯手段,实行残酷的军事镇压,烧杀淫掠,暴行累累。
面对日军的侵略,已被侵占的金门对岸一水之隔的同安民众积极应对。在缅甸华侨叶福祥与家乡母亲的通信中,记载了中国全面抗战后,日舰日机横行狂轰乱炸,当地民众开寻战壕以防日军侵入内地的史实。他们在“橄榄岭及胡井开寻战壕,以防日军侵入内地。”叶福祥在批信中写到“闻之,在外诸心均不安”。他想要慈亲全家去仰光,但考虑“中途日舰日机横行乱炸,且于日军之禽性,尺素难言”,路途不安全,行不通,只好说,“此后日军若迫近同安之时,合宜闪避耳”。这是一种多无奈的选择啊!
橄榄岭现隶属同安柑岭村,因所处位置坐山望海,离海岸线10公里左右,史上为橄榄岭村村民跨海出洋渡台提供了地利之便。(黄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