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荷兰史学家包乐史:追寻史料里的海外华人

2017年02月19日 12:0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片来源于人民电视视频截图)
(图片来源于人民电视视频截图)

  “你来得正好!”刚走进荷兰著名史学家包乐史的家中,这位身材高大、满头银发的长者便将笔者迎进他的书房,指着端放在显眼位置上的一尊金色奖杯说道,“这个奖杯我等了很久,昨天刚送过来。”一条红色飘带在奖杯顶端打了个结,像一条红色丝巾围在奖杯身上,奖杯底座镶嵌着一行红色的大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包乐史是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伦纳德·布勒斯的中文名,他26岁获得汉学博士学位,40岁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执教。他通晓多国语言,不仅普通话讲得流利,对古汉语也很有研究。置身于他的书房,就像进入大学图书馆的一间藏书室,几个3米高的旧书柜一字排开,直达屋顶,多种文字的书籍让人目不暇接,摆在最显眼位置的,则是关于中国历史和海外华人历史的图书。

  包乐史长期致力于亚洲历史研究,在海外华人历史研究领域造诣颇深。他从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中梳理出东南亚华人在17、18世纪的生活面貌,让世人看到了海外华人在东南亚历史变迁中的独特贡献。他的成果充实了对于亚洲史的研究,得到中国政府的充分认可。

  由于不慎把腰扭伤,包乐史无法亲自前往“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颁奖现场,由荷兰驻华大使凯罗代为领奖,并由使馆工作人员回国时把奖杯和奖状送到家中。“荷兰有很多潜心研究中国的专家,和他们相比,我的贡献还不算大,这个奖应该颁给他们。”包乐史谦虚地说。

  在包乐史的写字台上,有一摞泛黄的档案资料,文言文竖版印刷。据包乐史介绍,这些档案是巴达维亚(印尼首都雅加达旧称)华人公馆17、18世纪的历史记录,共有600多公斤,他和厦门大学的同行根据这些宝贵的史料整理出版了14辑《公案簿》。“我们正着手编辑出版这套历史丛书的最后一辑,计划在2017年出版。”包乐史说,早期的海外华人是一个被史学界遗忘的群体,他们的历史功绩没有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就是想通过整理这些一手的历史档案,让世人记住他们,不要再让他们继续被忽视,甚至被误解。”

  在包乐史严谨治学的笔下,被忽视、被误解的海外华人群体从散乱的史料档案中“走”了出来,融入厚重的学术“大部头”:《看得见的城市:东南亚三商港盛衰浮沉录》《中荷交往史》《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之中。包乐史说,早期海外华人在东南亚国家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以自身的勤劳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还用智慧丰富了当地文化,东南亚很多城市都打上了中华文化深深的印记。

  尽管年届70,包乐史仍计划要编写几本书。“荷兰国家档案馆保存的亚洲档案相当完备,档案柜排列起来长达1.5公里,我还想从这些浩如烟海的史料里追寻海外华人的历史足迹。”(任彦)

【编辑:王盼盼】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