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老汕头批局:汕头民众与海外侨胞血脉相连的见证

2017年02月24日 09:34   来源:汕头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悦记批局旧址
悦记批局旧址

  随着汕头“创文”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西堤公园开放迎宾、小公园中山纪念亭“修旧如旧”修复完成、升平路重新贯通后,大量的游客到汕头老市区“寻根”,探寻老汕头的“前世今生”,汕头独具一格的开埠文化让游客回味无穷。在西堤公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有关侨批与批局的介绍,可见批局文化是侨乡文化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在汕头老市区中,百货大楼旁的侨批业同业公会旧址、“四永一升平”片区内的批局旧址各有其建筑价值与历史价值,这些都是汕头民众与海外侨胞间血脉相连的历史见证。探寻老汕头的批局,可一窥汕头侨批文化的历史。

  我市85后青年许壁锋是金平区光华街道办事处一名年轻干部,小时候居住在小公园片区的棉安街,对生活、成长的小公园一带有着深厚的感情,其对老市区街区历史的熟悉程度令人钦佩。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小公园片区的历史,近二三年来,许壁锋利用工作之余,穿行于老市区的大街小巷,“按图索骥”进行探寻,了解到很多鲜为人知的老汕头埠历史。许壁锋告诉记者,探寻老汕头的批局,了解侨批文化,对提升潮汕侨乡文化地位,打造潮汕侨乡文化品牌有着深远意义。

  漳潮会馆左巷5号:

  侨批业同业公会旧址“风韵犹存”

  许壁锋介绍,位于安平路南生公司旁的漳潮会馆,兴建于开埠前咸丰四年(1854年),后为觉世小学、安平路第一小学,原会馆有左右二条伙巷,连同原“四永一升平”的街头横巷、如安街等被称为汕头埠“老会馆”片区。会馆的左巷原是一条曲折小巷,在百货大楼右边蜿蜒到其后部,而汕头市侨批业同业公会旧址正在此巷内,门牌号为漳潮会馆左巷5号,至今依然矗立在百货大楼、小公园中山纪念亭旁。

侨批同业公会旧址
侨批同业公会旧址 

  漫步至此可以看到,侨批公会旧址如今剩下巨大的仿巴洛克式立面,以及后部经过改造的一半楼房,但其立面极具特色:旧址门前选用了两根巨大的仿爱奥尼克圆柱,整座门面用八根粗壮的仿塔司干方柱前后支撑起来;而且公会旧址的门后侧有巨大花纹装饰,“风韵犹存”,当年装饰的豪华可见一斑。

  资料显示,在永泰街4号的侨批业公会因汕头沦陷陷入停顿时,日军原本在占领初期希望在至平路中段选址成立一个“华侨联欢会”,有意请汕头商界翘楚平平公司经理等出任委员,但这些商人出于民族气节没有到任。因此,日军为加强对汕头侨汇的控制,选择在老会馆旁原汕头汇兑公会旧址设立侨批业公会。当时仍在汕头经营的各个批局,出于继续经营和保护侨批款等目的,只好参与到这个公会中。抗战胜利后,汕头侨批业公会继续在此办公,并且完善了章程、制度等,对规范管理汕头侨批业起到积极作用。

  西风东渐:

  各批局旧址装饰中西交融

  与侨批业公会不同,小公园片区一些侨批局旧址则采用了其他的装饰风格。如海平路69号的陈万合批局旧址、杉排路的玉合批局旧址等,其窗上装饰就采用了水草等中式图案;而永兴六横街11号的同发利批局(主要经营梅县、揭西与泰国侨批)旧址,就在二楼窗楣弧形上装饰了中式的“百鸟迎春”图,又在二楼横楣上装饰象征吉祥的狮子图案;位于永安街36号的悦记批局,则在山花处(即洋楼顶部弧形结构)采用卧象图案装饰,这显然也受到东南亚大象崇拜的影响,同时也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太平有象”的意趣。同一个侨批局虽然因各种原因多次迁址,但每迁一址都会加以装饰,以展示批局资本雄厚,寄送侨批的侨胞与侨眷也能够更为信任批局的实力。

  从现存的侨批局的旧址上看,依稀可以感受到当时西风东渐对汕头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侨批局旧址装饰上中西交融的特点,也是汕头华侨文化的重要积淀。

  侨汇金融一条街:

  永和街批局的文化符号

  据介绍,永和街也是汕头小公园片区侨批业的重要缩影,侨批局呈现出影响面广、集中经营、多元服务的特点。当时永和街是汕头金融业的核心之一,老汕头的三码头便设在永和街尾,木船可在街尾码头装卸货物,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外马路的邮政局就在永和街明丽行设立邮政信柜,可见永和街自清末已有运输、通信之便;又因为清末汕头米行集中于此,永和街也被称为“米行街”,在早期侨批上也以“米行街”予以标记。

民国时期米行街与永安直街字样回批戳记
民国时期米行街与永安直街字样回批戳记

  资料显示,永和街在民国时期有20多家专门或者兼营侨汇的行铺,如曾设在永和街10号的悦记批局,经理张祯祥为潮安人,系潮州紫砂壶商张登镜后人。张登镜早年在南洋谋生,后来转而在潮州经营紫砂壶生意,而张氏兄弟继承父亲下南洋谋生的经验,分别经营悦记与祥泰隆批局、福兴隆批局,主要收寄实叻(即新加坡)的侨批。悦记在抗战后迁至永安街中段(即今永安街36号),其在永安街的旧址也曾作为汕头海外私人汇款服务社的办公地址。

  另一设在永和街45号的天外天银信庄也别具一格。“天外天”实际是暹罗(即泰国)华人聚居区耀华力路天外天街,是潮汕人聚居的街巷,而天外天银信局设在曼谷天外天街418号,为了方便侨胞与侨眷辨识,在汕头永和街也以“天外天”命名侨批局,侨胞一听也知道是专营泰国线路的批局。

  设在永和街107、109号的普通庄批局,也曾是汕头埠有影响力的侨批局之一。批局经理魏子豪,潮安人,曾任民国后期汕头市侨批业同业公会的理事长,注册资本也与光益、万兴昌、有信庄等大批局相当,专营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地区的侨批。取名“普通”,“普”为“远近皆同”,“通”为往来通达,即“远近信件皆可送达”,足见言简意赅之趣。

位于永和街100号的智发银庄七兑银银票
位于永和街100号的智发银庄七兑银银票

  曾设在永和街100号的智发银庄,主要在民国初期经营汇兑业务,兼营侨批收寄。永和街此类汇兑庄、钱庄颇多,其也与侨文化有关。智发银庄发行的七兑银银票也是汕头早期较通行的钞票。

  许壁锋说,“七兑银”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汕头在清末民初时,中外银元混用严重,特别是各地侨胞寄送银元也存在重量、成色不一。中国官方银元(即潮汕人俗称“大龙银”)重量为七钱二分,但西班牙等国银元则重六钱七分,汕头地区结算采用多枚银币用纸封装一起,重七两,钱庄加以钤封,称为“七兑银”。但因携带不便、银币数量不一等问题,在清末就有汕头钱庄发行七兑银银票。永和街的智发银庄,正是向汕头商会缴纳了足够的抵押物后发行了七兑银票,这也在清末民初潮梅军阀混战时期保障了侨胞、侨眷的用银安全。

  记者手记

  创文要注重保护传承批局文化

  侨乡文化是老汕头埠文化的重要一环,在走访老市区批局、侨务局旧址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批局旧址已经随着改建逐渐消失,但是仍然有一些批局旧址得以留存。因此,许壁锋建议,在汕头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可以将宣传侨乡文化与修复、展示批局旧址有机结合,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有关部门可以选择保存相对完好的侨批局进行修复,转变成为汕头侨批文化、批局文化的展览场所,进而与侨批文物馆等侨批文化机构配合,让批局文化在原址基础上得以传承。

  对于百货大楼旁的侨批业同业公会旧址等剩下部分原貌的批局建筑文物,可以采用保留立面的形式,类似澳门大三巴牌坊的留存方式,可在旁边树立介绍的石碑等,成为汕头批局文化的独特一景。

  在永和街等侨汇金融文化相对集中的老街巷,可以在街尾的部分栈房仓库墙壁上装饰侨批局相关的画作与文字介绍,让侨汇金融老街重新展现出其文化功能,并且在老街中设置指示标志,让游客可以找寻到曾经繁华一时的批局、侨批业公会旧址等。

  本报记者 吴小娟 撰文 照 片由 许壁锋 提供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