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学者析青田侨乡侨居景观的历史变迁历程

2017年03月22日 15:54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3月22日电 青田是浙江省著名侨乡,由于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文化源流影响,其境内逐渐形成了一批地方个性鲜明的著名侨乡,幸村就是其一。在积累了一定的经济资本之后,许多华侨不惜代价把大量的精力与金钱投放在家乡的祖屋上。他们或修,或改,更多情况下重新建造房子。新建的房子或中或西,形成了侨乡的独特文化景观。浙江大学学者夏翠君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入手,援引建构取向的地方理论,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对空间内部丰富片段的还原与观察,对侨居景观的历史变迁历程及新建侨居社会博弈过程进行了深入解读。

  幸村地处青田南部,四周山峦重叠,地势高低不平,这家的门对着那家的屋脊是常有的事。幸村共214户家庭,其中212户都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在海外发展。据青田县侨办2013侨情普查数据,幸村共有华侨1363人,侨眷222人,归侨18人。在幸村,侨汇是大多数家庭最主要且唯一的经济来源,而用于建造房屋的资金绝大多数属于侨资。

  2011年到2014年间,夏翠君在幸村先后进行了六个月的田野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幸村几乎没人缺房子,但是幸村的房子却越造越多,越盖越“漂亮”。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华侨开始回村建造房屋。每每谈起村里的房子,幸村人都毫不吝啬地展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他们经常会说,这家房子花了几百万,那家房子有电梯,装修得有多豪华。这种在外人面前的地方认同和自豪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同时,幸村人之间又充满了竞争的味道。人们如何谈论和评价自家的房子,成为幸村人最关心的事情,这也成为很多人造房子的动因之一。在幸村,竞争使得景观建造者非常在意别人对房子的谈论,因为这些谈论往往会从房子本身进而评论到房子主人的成功与否、财富多寡与声誉。在彼此的竞争中,幸村人暗暗较劲,很少发生正面冲撞。

  鉴于自身与城市的一定接触和日益丰富的媒介话语,幸村人对城市的地方知识也日益丰富。因此他们建盖跟城里一样的高楼,用木地板铺设地面,打造城里人一样的厨房,修建城里人喜欢的露台,并且随时可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在露台上晒太阳,打牌。这些都是幸村人对城市及城里人生活习惯的想象。

  结合华侨在欧洲的见闻和人们对欧洲地方与欧洲生活的想象,幸村地方建构开始转向。从此,人们谈论房子的视角开始转变,他们用“漂亮”二字来评论,而漂亮的审美视角根源自“欧洲”。罗马柱、拱形窗户,宽敞的阳台、玻璃房等都被视为欧洲建筑风格,都是漂亮的。反之就是“老套”,或者“不稀奇”。幸村人介绍说,这些小洋楼和小别墅,是在欧洲的华侨从欧洲借鉴过来的,与其他地方的房子不一样。由此幸村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殊性或个性得以建构。而这种特殊性或个性就是地方性。

  夏翠君通过历史与地方建构的视角对侨居景观的社会变迁历程及新建侨居社会博弈的具体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了民居景观与侨乡地方建构的具体社会过程,认为景观代表着一个地方群体的自我文化与社会认同方式。而在地方身份和地方认同的建构过程中,人们经常通过选择“他者”作为参照物来定位自己。随着华侨、侨乡在当地话语中的权力地位变化,幸村经历了从“城市”他者到“欧洲”他者的蜕变,建盖起想象中的与欧洲人一样的小洋楼。而小洋楼的象征意义刺激并引导着更多人的未来建造意向。在景观建构过程中,竞争与言说、他者想象及来自政府与专家层面的“构想的空间”,共同作用于侨乡地方建构的生活空间。

  夏翠君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对幸村空间内部丰富片段进行还原和观察,在对侨居景观的社会变迁历程及新建侨居社会博弈的具体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出以下对于现实及学术的意义。首先,以地方构建的理论视角考察侨乡民居景观的动态发展过程,让人们认识到地方建构之复杂社会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当地政府及社区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在地方治理与地方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家庭、社区、言说等来塑造、引导和影响人们的所思所为,让“构想空间”与“生活空间”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下相互作用,以改善地方治理,实现较理想的地方建设。

  其次,夏翠君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展示了地方建构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截然相反的意义解读。因此在处理地方建构相关问题时要充分尊重地方历史及历史遗留问题,理解并巧妙做好历史转承。笔者判断,随着时空压缩时代的到来,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局势的不断变化,侨乡的民居景观与地方建构也将发生动态的变化,并将赋予地方新的意义。

  再次,比起广东、福建等传统侨乡,青田新侨乡所受的学界关注与青田华侨在当今侨界的地位并不相称。夏翠君选择聚焦青田侨乡,不仅丰富了侨乡研究的视角和田野个案,增进了国际国内移民学界对青田侨乡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关注,同时也丰富了空间生产及地方建构理论的微观研究。(夏翠君,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内容来源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编辑:赵墨】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