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侨批:厦门是闽南侨批的中转中心(组图)

2017年04月28日 14:41   来源:福建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题:厦门是闽南侨批的中转中心)

  明清以来,伴随着西方国家对东南亚的殖民开发,闽南沿海向东南亚的移民规模逐渐扩大,尤其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厦门成5个通商口岸之一以后,闽南人通过厦门港跨洋过海谋生者越来越多。厦门因此成为闽南侨批的中转中心。

  男人出洋打拼,家中有父母妻儿,须寄钱回家或传递音信,在当时银行、邮政局等尚未设立时,代送侨批信款先由“水客”或“客头”办理,进而由“批郊”代理,从而开启了侨批业的源头。

  至1891年,厦门本地有批郊8家,其业务是发送和接收来自海峡殖民地、泰国、西贡、菲律宾和其他外国口岸的侨批信件。除了收送信件,他们还拥有相当数量的资本,从事厦门与上述地区的贸易和银行业务。

不同时期东南亚华侨寄到厦门的侨批。
不同时期东南亚华侨寄到厦门的侨批。

  据资料介绍,目前厦门发现最早的有侨批局信息的实物为壬辰年(光绪十八年即1892年)葭月(农历十一月),由新加坡寄往鼎美后柯社的侨批,该封封面盖有“合德信局住厦/太史巷隆德内” 名址章。

  1900年厦门已有邮轮行走南洋各埠, 为“水客”的往返提供便利,从事“水客”职业的人数大增。清光绪年间,“客头”每年均往返南洋数次,当其归国时,即代侨胞沟通信息携带款项,仅闽南数县的“客头”当以千计。

  1902-1911年,厦门总计20家民信局经营颇为成功,它们的特殊业务是处理来往于海峡殖民地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汇款。期间,有3家信局宣告破产,另有4家新的信局设立。

  据统计,厦门各时期登记营业的民信局数目如下:1892至1901年30家,1902至1911年20家,1912至1921年64家,1922至1931年64家。1936年,厦门登记营业的头二盘民信局达84家,占全省110家的76.36%。

图为1925年2月菲马尼拉经厦门寄晋南门外贰拾都永宁小街侨批。
图为1925年2月菲马尼拉经厦门寄晋南门外贰拾都永宁小街侨批。

  而厦门收藏家陈亚元对其珍藏侨批统计,加盖(或印)在各时期侨批封上有厦门信局章(或局名)的数量达118家。

  国家邮政成立后,民信局包括侨批局归属其管理。1933年底交通部邮政总局指令,国内民信局于1934年底停止营业,而专营国外侨民银信及收寄侨民家属回批者,定名为批信局,准予通融继续营业,但不得兼收国内信件,自1934年起,邮局不再核发新执照。1935年12月邮政总局颁发了《批信事务处理办法》,共14条,详细规定了批信局的申请、换照、营业、违章处罚等办法。批信局因服务的优越性,得以保留下来。1948年初,邮政总局修订了《批信事务处理办法》,厦门邮政局刻用“国内批信回批邮资已付/厦门”侨批专用八角戳。1953年10月,改刻为“国内互寄批信/特准侨批局专人带送/福建/厦门”大圆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私营侨批业归属国家银行管理,以管理外汇为主。1949年11月,海外首帮侨批到达厦门。1950年3月,福建省侨批业第一次登记家数共185家,其中厦门86家。1954年1月,私营侨批业实行“维持保护, 长期利用”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5月厦门宣布侨批业全行业进入社会主义, 头二盘局在形式上仍保持原状不变, 仍“ 维持私营名义, 沿用原牌号, 继续分散经营,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 而着重加强对“人”的改造。1956年7月以后,闽南地区开始酝酿组织三盘业务的联合派送,厦门、泉州先后成立侨批联合派送处。

图为1948年厦门侨批专用八角戳,1958年厦门侨批大圆戳。
图为1948年厦门侨批专用八角戳,1958年厦门侨批大圆戳。

  1972年,国务院文件通知取消国内私营侨批业,侨汇业务由银行接办,从业人员由地方妥善安排。

  1976年1月起, 福建各地收汇局的机构和名称取消,人员归当地国家银行,侨批业务一律由银行接办。1979年厦门侨批业全部归入当地国家银行,至此,国内私营侨批业终结。(作者:谢佳宁 黄清海,原文刊载于《福建侨报》“侨批故事”栏目)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