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机构

裘援平访郑和清真寺:新丝路上“共话”融合(图)

2014年09月22日 08: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裘援平一行访问印尼泗水郑和清真寺。 符永康 摄
图为裘援平一行访问印尼泗水郑和清真寺。 符永康 摄
中国侨网图为裘援平一行与印尼泗水穆斯林长老座谈。 符永康 摄
图为裘援平一行与印尼泗水穆斯林长老座谈。 符永康 摄
中国侨网图为裘援平与郑和清真寺中医诊所的医生交谈。 符永康 摄
图为裘援平与郑和清真寺中医诊所的医生交谈。 符永康 摄

  “海上新丝路,友好睦邻邦。”印尼哈夷郑和基金会创办人柳民源21日说,这幅对联将镌刻在郑和清真寺——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的穆斯林礼拜寺。

  该寺所在地泗水是印尼第二大城市,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当天,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裘援平一行前往走访,与当地穆斯林长老及华裔人士“共话”经济文化融合。

  访问团致赠的对联赢得穆斯林长老们一阵掌声,清真寺负责人当场提出将把字幅刻在墙上。裘援平说,郑和是中国的穆斯林,600多年前,这位伟大的航海家率领庞大的商团七次下西洋,每次均在印尼停留,带来中国的丝绸、茶叶、药材等商品,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海上商道。

  “而今,郑和的名字再次成为热点。中国提出与包括印尼在内的周边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路,沿着当年郑和的足迹,打造区域经济合作的繁荣之路。”裘援平说,此次访问期间,很高兴看到印尼商界对新丝路充满期待,预示着新一波经贸合作的热潮。

  飞檐画栋,赤柱碧瓦,雄伟的郑和清真寺别具中华文化特色。清真寺右侧陈列着仿制的郑和宝船,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巨幅画像,这在全世界清真寺中颇为罕见,穆斯林传统礼拜寺极少摆放画像。

  裘援平说,这里的建筑风格让人想象到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而今,穆斯林与非穆斯林民众、华裔与其他族裔在这里和睦相处,一片和谐,可以说是不同宗教、不同族裔互相融合的典范。

  在清真寺左侧,来自中国杭州的中医解芳女士正在为患者把脉问诊,她告诉中新网记者:“我来到这里开诊所已经15年了,中医很受欢迎。”多年来,印尼许多政商要人都曾找她诊治。受当地友人影响,解芳几年前已加入回教,过起了按时祷告的生活。

  当天,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组织的多位中医专家也在清真寺义诊,该项“中医关怀”活动从缅甸仰光到印尼雅加达,再到印尼瓜哇省会泗水,一路为华侨华人患者免费诊治,单在泗水已医治上千人,患者中既有华裔,也有印尼其他族裔。

  “这位患者原本打算要做手术,而按照我们中医的疗法,不做手术也能治愈。”一位正在为病人做针灸的中国医生说。清真寺内熙熙攘攘,不时响起一阵阵祷告声,清真寺里的中医诊所给访问团留下深刻印象。

  座谈会上,当地穆斯林华裔长老江庆德说:“我们捐建了郑和图书馆,开办了汉语中心。重要的是,华人在印尼逐渐与其它族裔融合,就像郑和一样发扬和谐精神。”

  江庆德说:“脚踏在哪里,天就在哪里。郑和清真寺就像鼻子、眼睛、耳朵组合在了一起。”

  裘援平对清真寺的和谐气氛连连称赞。她还表示,希望清真寺与中国的穆斯林加强交流。

  “各位长老若去中国,我推荐三个地方:一是北京的牛街,你们可以看到穆斯林兄弟在中国的首都是如何生活的。二是宁夏,那里的居民以穆斯林为主,实行民族自治制度。三是福建泉州,是郑和下西洋出发的地方,也有一座多元融合的清真寺。”裘援平说。

  当天旁晚,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一行告别泗水,前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下一站新加坡访问。(符永康 顾时宏)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涉侨机构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