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酱料包成孔子学院“教具” 海外传播中国味道(2)
配套教材让中国菜变简单
为帮助志愿者提高烹饪技艺,2013年,李锦记还与孔子学院总部联合发布中国烹饪教材,完善丰富全球孔子学院教学课程。
中国烹饪教材包含书本教材和视频教材两部分,用简洁的文字、生动直观的影像,包含了11道中国代表菜肴的做法,包括中国传统的饺子、麻婆豆腐和深受海外人们欢迎的黑椒鸡柳和咖喱海鲜等。教材采用中、英、法、西班牙四种语言编写,孔子学院志愿者可在教学中自由选用,学生还能对照阅读,学习汉语。
只需一包李锦记方便酱料包、最普通的调味品和简单几样食材,三五个步骤、十分钟以内就能做出美味的中国菜肴,让中国味道更加“亲民”。
“确实很好用,几个步骤就能炒出一道菜,最后把方便酱料放进去就可以了。”去往开罗的志愿者邓婷说道。
9月27日,李锦记与孔子学院总部签署了2014年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关怀志愿者 弘扬中华文化”的原则下继续展开深入合作。
今年的第三度合作,除了捐赠李锦记方便酱料产品及中国烹饪教材外,李锦记还将与孔子学院总部一起,在海外开展“中华饮食文化节”活动,希望通过中国烹饪及美食,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喜欢中国,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李锦记的企业使命是发扬中华饮食文化,近年来与孔子学院总部签署合作备忘以及希望厨师项目等,与企业长远的使命是一致的,所以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做。”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惠中表示,李锦记其中一个核心价值观就是要“造福社会”,希望不只是纯粹金钱的捐赠,更要在企业的社会责任项目中体现出企业回馈社会的理念。
提及李锦记用心做慈善公益的收获,李惠中只用了个“爽”字,他认为,贡献社会力量、造福社会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他看到员工、企业都受到了这种愉快心情的鼓舞。
赴开罗志愿者 期待清真酱料包
邓婷是开罗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她带着李锦记方便酱料包和教学视频去往开罗。
“酱料包各种都很齐全,每个志愿者都可拿到一箱,每种基本有6包,省着点用可以用半年。”邓婷在开罗11个月,经常自己做饭,特别喜欢鱼香茄子酱。
由于当地以清真饮食为主,而所发的酱料没有清真酱料,邓婷只是在课堂上展示做法,并播放教学视频,但无法让学生们尝到。
见到李惠中后,邓婷提出改进建议。李惠中表示,李锦记清真酱料已有很多种在市场销售,志愿者反馈的信息他会记住,并尽快跟进改善。(王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