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行走在东西文化之间 华文文学在异乡生根开花(图)

2014年11月28日 09:4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展出的部分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学作品。(严瑜 摄)
图为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展出的部分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学作品。(严瑜 摄)

  人们常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在传扬,而有中华文化传扬的地方就有华文文学在发展。近百年来,伴随着华侨华人走向海外的足迹,华文文学在异乡的土地生根发芽,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遇、交汇、交融而开出的一朵文学奇葩。

  从早期的林语堂、郁达夫,到后来的余光中、白先勇,再到如今的严歌苓、张翎,一批又一批华文作家在异国他乡坚持汉语创作,将中国故事、中华文化向世界娓娓道来。

  日前,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海内外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华文文学界人士共襄盛举,追溯华文文学的文化传承,共议华文文学的时代担当。

  登上世界文化的高地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热”、“汉语热”持续升温,利用这一有利契机掀起一股“华文文学热”也成为海内外华文作家共同的心愿。

  “客观地来说,当代华文文学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还不完全适应,还需要我们带着建设性的眼光,进一步提升当代华文文学在世界文学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作家、青海省委常委吉狄马加认为,目前华文文学在自身发展和国际传播方面仍然面临挑战。

  “许多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主要是基于生活情趣的需求,真正跨进专业创作门槛的并不多。也有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作家,移民海外后继续创作。但他们在海外往往首先面临生存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文学创作。”林楠认为,这也是目前海外华文文学面临作品铺天盖地、精品寥若晨星的尴尬原因。

  如何让华文文学站上世界文学的高地,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在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的高端论坛上,美国华人作家严歌苓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提出,华文作家不能掺杂杂念,也不必去做一些无谓的迁就,而应该由内心深处的感动出发,坚持把中国文学写好,从而激发读者的同情心。

  这一观点得到许多海内外华文作家的认同。“如果过分在意别人的标准,那样的创作就是不真实的。正如莫言这样优秀的华文作家,都是坚持自己的关注焦点和创作风格,最终受到西方的认可和重视。”林楠说。

  此外,华文文学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不能回避文学作品的翻译。“汉语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这是一种充满魅力的语言,非常丰富,也非常深奥。如何让用汉语写作的华文文学作品被世界深度理解,这与怎样传播、怎样翻译,都密切相关。”严歌苓认为,在传播华文文学时,文化的翻译往往比文字的翻译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

  当然,挑战的背后也潜藏机遇。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就为世界华文文学发展插上新媒体的翅膀,使之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文学传播媒介的变更,将带来传播方式、受众群体、阅读习惯等方面的改变,并最终带来文学作品在构思、叙述、文字、审美等诸多方面的改变。”美国网络文学社团文心社创办人施雨认为,新媒体使文字网络化、阅读移动化成为可能,由此为华文文学提供更多的发表平台,带来更多的读者群体,也能够更好地推动华文文学的史料建设。

  如今,世界华文文学正逐渐形成一个互联互通走向融合的新格局。“提高华文文学的含金量,守护汉字的文化江山,还需要两岸四地以及全球华文文学界人士共同的努力。”杨匡汉说。

  在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召开之际,包括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台湾艺文作家协会、香港作家联会、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在内的海内外27家华文文学社团也共同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资源共享与合作发展。这一簇簇来自全球各地的文学灯火,终将汇成灿烂的星空,照亮中国文学、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道路。

  带着乡愁的远行

  “碗中的白色是故乡的风味,舀一勺送进饥渴的口中,久久地久久地品着……”在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的分论坛上,美国华人作家王性初深情地朗诵着一首他早年创作的华文诗歌《第十五天是白色的惊喜》。

  一碗再平常不过的白粥,在漂泊异乡20余年的王性初的笔下,幻化成一份“白色的惊喜”,一个“久别重逢的恋人”。

  “在我们离开故土之后,最让我们惦记的偏偏就是那些最细微的东西,它们组成了我们有关乡愁的思绪,也激发了我们创作的灵感。”瑞士华人作家朱颂瑜的一篇散文《游子的肌肤满是乡愁》在前不久被收录进广东作协编写的文集。文章中,最让广东人苦恼的闷湿潮热的天气,却是朱颂瑜在以高山气候为主的瑞士生活时最为想念的。

  对于去国离乡的游子而言,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牵动着他们的乡愁;而对于在海外依然坚持汉语创作的华文作家来说,乡愁是他们文学创作的原初动力,也是他们笔下的永恒命题。

  伴随着华侨华人移居海外的步履,华文文学的种子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已播撒在异乡的土壤中。“如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就是他在日本时用中文创作而成。”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杨匡汉认为,从那时起,海外华文文学就已经开始萌芽。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世界华文文学题材不断丰富,形式愈发多样,而“乡愁”始终是不变的精神内核。

  “我们为什么写乡愁?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忘记那块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我们也没有办法忘记我们的中华文化,它已经融进我们的血液,变成我们的基因。”王性初说。

  曾著有《余震》《金山》《阵痛》等小说的旅加华人作家张翎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故土对一个作家来说是最原始也最持久的灵感源泉,故土之外的所有土地都像是第二语言,可以通过学习变得熟悉甚至亲近,却永远无法替代母语与生俱来的舒适和随意。”

  “大部分海外华文作家都是在业余时间自愿自发地从事写作,当地政府并不提供经济支持。他们坚持华文文学创作,凭借的正是对汉字的热爱,对故土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杨匡汉说。

  如今,随着华侨华人逐渐融入海外社会,华文作家笔尖的“乡愁”也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蕴。

  “乡愁已经超出地域的范畴。”香港作家黄东涛认为,华文文学作品中的乡愁不仅仅是一种对出生地的简单怀念,它更包括对祖籍的寻觅、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承继、对祖籍国以及移居国共同的热爱,内涵更为广泛。

  美国华人作家江岚也认为,随着华人在异乡“扎根”的痛楚逐渐消淡,华文作家开始跳脱出狭义的乡愁,将创作的视野投向当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华文作家应该带着自身文化的本色与异域文化不断交融、互动,通过书写展现中华文化的特色。”在她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带着乡愁的远行,才是带着乡愁值得去书写的内容。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