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泉州国画家痴迷画虎70年 “百虎图”展中华百年史

2015年01月16日 14:23   来源:泉州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一支毛笔,一生坚守,郑福生将虎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陈晓东 摄)
一支毛笔,一生坚守,郑福生将虎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陈晓东 摄)
中国侨网郑福生克服种种困难,在德化白瓷上画老虎。(陈晓东 摄)
郑福生克服种种困难,在德化白瓷上画老虎。(陈晓东 摄)

  对很多泉州人来说,虎这种庞然大物,只能在动物园或电视上见得到。殊不知,咱厝一位老人拥有上万只“虎”,而且他的“虎”千姿百态,性情各异。与虎结缘70余年,虎从未离开过他的生活。痴迷于画虎,年近9旬的他,每天都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

  他一生坚持只做好一件事——画虎。他就是被称为“军中虎王”的郑福生。

  父兄引领 书画初露头角

  “快进来坐,进来坐!”1月5日,在位于泉州井亭巷的郑宅,记者见到了郑福生。尽管离乡从军至今已近70年,他的闽南话仍十分地道;出生于1929年1月4日,前一天刚过完86周岁生日的他,看起来很是硬朗,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在氤氲的铁观音香气中,郑福生慢慢地展开了他的人生“画卷”。在他书画道路的起点上,父兄的手一直牵着他。

  父亲郑燕汀是彼时泉州有名的中医,曾任泉州中医院院长。郑福生是父亲的老来子,他出生时,父亲已年近60岁。天下的父母都恨不得早早为孩子的一生做好谋划与铺垫,更何况自知父老子幼的郑燕汀。他很忧心一旦自己去世,幼子们的生计和前途没有着落,因此,他有意识地从小培养郑福生,告诉他一定要学一技之长以傍身。为让郑福生对书画产生兴趣,父亲想了很多办法,听说哪里有人写字、作画,多远都带他去观摩;还定下奖惩规矩,每写一张字,就奖励一个铜板。

  哥哥郑轩渠与郑福生相差十几岁,十分热爱国画。早年,泉州已故著名国画家李硕卿曾告诉郑福生,郑轩渠是进步青年,团结了一批书画爱好者从事地下工作,一起抗日,他家还一度作为地下党的联络站。家里经常出入一些热爱绘画的人,小福生耳濡目染,逐渐对绘画产生了兴趣。

  小学时,他在书画方面的才能就开始崭露,被同学们称为“小画家”,7岁时,他就在钟楼写春联卖了。初中时,出板报、画漫画,甚至还开过画展。

  世事变幻无常,郑福生幸福无忧的生活,到1943年便戛然而止。那年,他的父亲、大哥与两个小弟先后离世。留下他和母亲及两个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母亲是旧式的家庭妇女,没有其他生存技能,只能守着父亲生前留下的小药铺,年仅13岁的郑福生,边上学边帮母亲贩药,以维持寡母与弟弟的生计。

  机缘巧合 邂逅虎画一见钟情

  那个动乱的时局,考验着一个少年的书画梦。1946年,高中只读了两个学期的郑福生,不得不辍学。经人介绍,他先后到市郊、晋江、石狮等地的小学任教,用米钞换取一家人的饱腹。

  生活多艰,然而现实并没有消融他对书画的热爱,业余时间他都勤奋地涂涂抹抹,尤其是画虎。老虎这个远离普通人生活的庞然大物,是如何闯入郑福生的生活?高中时,学校有个英语老师叫吴大璜,喜好收藏。有一次,他拿着一幅日本名画家的下山虎画,请郑福生帮他临摹。这是郑福生第一次见到老虎,未曾想竟一见钟情,一发不可收拾。

  1949年9月,泉州解放。轰轰烈烈的大街上,人人都好像忙忙碌碌,我的将来和出路在哪里?20岁的郑福生开始冷静下来。适逢解放泉州的部队在招考德清文工团成员,他便瞒着母亲去报考。既会绘画,还会弹琴、唱歌的他,拔得头筹,顺利被录取。

  然而,对深受旧社会“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观念影响的母亲,得知他要入伍后极力反对,甚至以死相逼,他只得遗憾作罢。后来,无意中他看到贴在药铺门口的华东军区军政大学福建分校的招生广告,他便骗母亲说去考大学,母亲高高兴兴地同意了。

  从小一心想考取艺术学校的他,顺利考上大学,毕业后留校,在文工团美术组从事文艺工作。

  停滞十年 重拾画笔创作井喷

  画布景,搞墙报,画连环画……部队工作很忙,再忙,他也会挤出时间画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积累,他画的虎在周边开始小有名气,然而,时势却起了变化,“文革”开始了。

  有一次,“部队”到安徽宣城下乡搞文艺演出,有个老太太不知从哪里得知郑福生画虎画得很好,便上门求了一幅虎画放在家中辟邪。画送出去了,百姓很高兴,但郑福生却因此受到批评:当时的画都要体现政治生活,虎画与社会大环境不相符。再加上工作任务繁重,“文革”十年,他很少画虎,偶尔技痒也只能在家偷偷画。

  改革开放以后,文艺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郑福生的虎画也迎来了春天。在部队首长的支持下,他的创作热情喷发,开始大量创作,“我是部队的文艺工作者,我的书画一定要为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丰富部队广大干部战士的文化生活服务。”天道酬勤,他的书画创作取得了很大进步。

  1983年,他在军区第一次举办虎画展览。

  过“五关” 深入肌理画出“活”老虎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虎被视为百兽之王,是勇猛、正义的化身,画老虎的外表容易,要透过皮肉见风骨就很难了。郑福生说自己的虎画之路,艰难地突破了“形、笔、色、神、意”五关。

  形。一开始画来画去,无非就是上山虎、下山虎,对老虎不熟悉,画来画去终究只是“纸老虎”。为了更懂老虎,他阅读了大量的动物解剖学书籍,详细了解动物的骨骼结构及其运动原理;深入“虎穴”,以虎为师,他经常到动物园看虎,带着问题求助“老虎”,站立和俯卧斑纹有何不同,安静与发怒时眼神有何区别……动物园的虎比较少,他就大量看影视里的虎,身边的人都知道他在画老虎,有关于老虎的书、碟、录像等,全部寄给他,他都如获至宝。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